:::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回應書

香港小童群益會始創於1936年,一直本著「培育新一代,攜手創未來」的宗旨,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重視兒童為本及其福祉的保護,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多元化的專業服務。

行政長官於十月十六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本會現就有關內容有以下回應及建議:

保護兒童

本會向來關注保護兒童工作,支持強制舉報以保障兒童安全為首要考慮。立法會已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本會期望政府草擬好《強制舉報者指南》初稿後,能邀請不同界別的強制舉報者召開諮詢會,收集前線同工的意見及解答疑問,進一步完善指南。

本會歡迎政府在虐兒數字高企的地區成立「社區親子中心」,並重整母嬰健康及家庭計劃服務。本會相信締造一個有利早期兒童發展及保護兒童的環境,有助鼓勵生育及支援新生家庭及其照顧者。本會建議「社區親子中心」可以參考「恩童計劃」及「童亮計劃」的服務模式,為嬰幼兒及其家長提供早期介入服務,當中涵蓋健康、飲食營養、安全環境、育養質素及早期學習等五大範疇,促進嬰幼兒早期全人發展。另外,「社區親子中心」亦可擔當家長教育及支援照顧者身心需要的角色,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營造健康愉快的成長環境。 

促進青少年精神健康

本會樂見政府明年建立青少年情緒健康即時網上支援平台、延續及優化學校為本的三層應急機制、推出「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以加強支援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針對受到初期情緒困擾的青年人,本會建議參考「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的服務模式,在各區開拓為青年人提供自在、放空及舒壓的空間,善用資深社工及輔導員,與跨專業進行評估及早介入,加強青少年求助的意識,支援有需要的青少年。本會認同加強教師及家長的「精神健康素養」,營造一個接納及支援的環境,以鼓勵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及子女及早尋求協助。

在加強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方面,本會建議增撥資源加強「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與小學合作強化第二層的額外支援,填補升讀小學後學生適應性訓練的缺口,協助他們及家長盡快融入小學生活,以確保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能具支持地過渡小學環境。

精準扶貧

本會認同政府繼續擴大「共創明『Teen』計劃」、「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及「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以專注為「劏房」住戶、單親住戶和長者住戶三個目標群組提供支援。本會建議政府未來引入「匱乏」概念,以全面及系統地了解貧窮兒童的處境。政府統計處可以定期調查「劏房」住戶和單親家庭以及他們的兒童,評估他們的生活水準是否符合社會標準,以了解貧困兒童的缺乏程度和生活狀況。透過這些客觀指標和數據,政府不僅能更好地制定扶貧策略和實施精準扶貧計劃,也能評估未來扶貧工作的成效。

本會樂見政府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及「社區牙科支援計劃」,以加強為弱勢社群及為學前兒童增設牙科服務。在推行相關計劃時,本會建議:(一)為所有參加計劃學童提供每半年一次的基本牙齒及口腔健康護理;(二)增加牙科衛生護理高級文憑及牙科治療高等文憑的學額,以擴充牙齒衛生專員人手,應付及改善學童牙科保健制度的需要。

加強支援青年發展

本會樂見政府加強支援青年發展,鼓勵更多本地學生深造、擴大青年宿舍計劃、支持青年置業、在社區內設立旅舍、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及視頻工作室、優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展翅青見計劃」、推出新一輪「青年生涯規劃活動資助計劃」,協助青年人克服「四業」的困難,讓年輕一代看到曙光,為他們創造更寬闊的舞台,讓他們擁有追夢的能力和機會,開創多元出路。


#《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回應書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