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意見書

香港小童群益會秉承「培育新一代 攜手創未來」的宗旨,致力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服務,關懷他們的福祉和成長。本會期望《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可以推動香港發展成更普惠、更包容,市民能更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以營造兒童及青年友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可以發揮潛能及貢獻社會。本會就此提出以下的意見:

設立專為青少年而設的情緒支援空間及網上輔導平台

面對精神健康專業人員的嚴重短缺,以及培訓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高昂成本,短期內難以解決以上問題,加上他們傾向提供“一對一”服務,這種服務模式不足應付社會需求。因此,其他專業的支援及配合變得特別重要。

針對青少年精神困擾問題,本會於2019年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聯同五間非牟利機構和香港大學組成,以跨專業協作模式推行「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為地區上受到初期情緒困擾的青年人提供一個青年人專屬、無標籤的一站式服務,提供諮詢、評估及作出合適的轉介,並以創新的模式改變他們尋求協助的習慣,以提高個人認知能力、個人優勢及提升其整體身心靈健康質素。

本會建議政府在各區開拓相關服務及恆常化「學校為本三層應急機制」,一方面為青年人提供一個能夠自在放鬆、紓解壓力的環境,由專業社工及輔導員提供及早介入及支援服務,減輕精神健康專業人手壓力; 另一方面亦可以支援區內學校、提供評估及短期跟進,減輕老師及學校社工的工作壓力,達到預防自殺和提供情緒支援的目標。

「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平台」過去五年嘗試以創新方法,由五間機構組成營運團隊,建立網上輔導系統,由專業社工、輔導員及受訓義工提供24小時全天候、即時及匿名的文字輔導服務,大幅降低求助門檻,並用人工智能分析數據,提供情緒支援,並由專業社工及輔導員提供危機介入工作,反應及效果得到研究數據的支持。本會建議政府盡快總結相關服務經驗,建立專為青少年而設的網上輔導服務平台,受訓義工有足夠的訓練及督導支援,並有足夠專業人手支援危機個案,以達至更有效的預防自殺和情緒支援。 

投放足夠資源  確保強制舉報機制有效實施

立法會現正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實施此法案將可能引致兒童住宿照顧服務需求的增加。因此,本會敦促特區政府在相關條例實施前,確保有足夠的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和相應的人力配套,以免受虐兒童個案因資源不足而未能得到適當處理。同時,本會呼籲政府根據《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檢討報告》的建議,投入必要的財政資源以提升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套配和質素。

在過去幾年中,本會的「恩童計劃」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的「童亮計劃」,成功於不同地點開設地區兒童館,提供一系列早期介入服務,包括健康營養資訊、優質親子互動及環境刺激促進育兒質量、安全依附關係和兒童早期學習、社交溝通、大小肌肉等各方面的發展,並且已見成效。這些服務對促進嬰幼兒全面發展、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包括有情緒精神健康問題的家長、年輕父母、戒毒康復者)至關重要,幫助他們建立和諧親子關係,營造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並對預防兒童虐待產生長遠正面影響。而且亦能協助基層家庭為幼兒打好發展基礎,長遠有效助學習發展,增加上流脫貧的機會。有見於此,本會建議政府為0至6歲的嬰幼兒增設社區兒童館,尤其是針對基層和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提供及時的早期介入服務。這將不僅改善當前服務,更是對未來保護兒童及精準扶貧措施的長期投資。

本會堅信只有投放足夠的資源,從早期預防到舉報後的處理及跟進,才能為兒童編織一個全方位和有效的保護兒童安全網。

確保「資源效率優化計劃」不影響基層民生

政府決定各政策局及部門扣減其2024-25年度經常開支資源的1%,並將於2025-26年度額外扣減1%。有關節流計劃即使不扣減綜緩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但連同早前的扣減,社會福利開支最終累積扣減達5%,直接令基層及弱勢未能獲得適切服務。本會敦促政府在不削減現有服務的前題下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以確保基層及弱勢的民生得以保障。.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