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童群益會始創於1936年,一直本著「培育新一代,攜手創未來」的宗旨,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重視兒童為本及其福祉的保護,為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多元化的專業服務。
行政長官於今日(2023年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本會現就內容有以下回應:
鼓勵生育
本會樂見特區政府不但透過多項的創新政策去鼓勵生育,並透過加強現有支援在職家庭育兒,同時釋放家庭勞動力。兒童早期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本會相信締造一個有利早期兒童發展及保護兒童的環境,有助鼓勵生育及支援新生家庭及其照顧者,並建議為0至6歲的嬰幼兒設立地區兒童館,為嬰幼兒及其家長提供早期介入服務,當中涵蓋健康、飲食營養、安全環境、育養質素及早期學習等五大範疇,促進嬰幼兒早期全人發展。另外,地區兒童館及地區中心亦可擔當家長教育及支援照顧者身心需要的角色,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營造健康愉快的成長環境。
精準扶貧
本會同意特區政府專注為「劏房」住戶、單親住戶和長者住戶三個目標群組提供支援。本會贊同政府大力推動「共創明『Teen』計劃」,並建議參考「兒童發展基金」經驗,優化執行細節及師友計劃,以增加受惠基層青年的數目。本會建議政府多與地區上的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合作,善用資源去推展「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及「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
關愛社區
本會對於「關愛隊」的成立表示支持,他們不僅可以整合社區資源和力量,支援地區工作,並加強地區聯繫。「關愛隊」在今次施政報告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一系列的地區服務,例如:協助合資格的長者、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按需要安裝「平安鐘」;透過親自探訪或接觸市民,將有福利需要的長者、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市民、少數族裔住戶轉介至相關的社會福利單位進行跟進。本會十分支持「關愛隊」的工作,並建議加強地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與各區關愛隊的協作,為有需要的組群包括劏房戶學童、高危家庭於社區獲得持續的關顧,共建關愛共融社區。
青少年精神健康
本會認同特區政府早前提出的十項加強支援措施。然而,近年社會環境加劇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自殺事件頻繁。針對受到初期情緒困擾的青年人,本會建議以創新的服務模式,加強青少年求助的意識。本會支持於學校課程加入「精神健康素養」的培訓,以提高個人認知能力、個人優勢及提升其整體身心靈健康質素。青少年服務單位作為及早識別及介入至為重要,建議在各區開拓為青年人提供自在、放空及舒壓的空間,善用資深社工,與跨專業進行評估及早介入,支援有需要的青少年。
保護兒童
本會向來關注保護兒童工作,支持強制舉報以保障兒童安全為首要考慮。本會促請特區政府在審議《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時能進一步考慮業界關注,與此同時政府亦應加強公眾教育的工作,讓一般市民了解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對於保護兒童的重要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