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DECEMBER, 2022

專題故事・沉醉光影世界 印度裔青年追逐電影夢

電影有種魔力,令人沉迷在光影與聲效之中。現年24歲的印度裔青年Rizwan,自小便有個「導演夢」。性格內向、說話帶點腼腆的他,緩緩道出電影對他的意義,「我希望作品同自己嘅人生有連繫,透過影片表達自己嘅想法。」

/themes/bgca/static/images/bar_l.png
我希望電影作品同自己嘅人生有連繫,透過影片表達自己嘅想法。 Rizwan
/themes/bgca/static/images/bar_r.png

自小有導演夢 

Rizwan小時候愛看電影,渴望創作自己的故事。他的首部「作品」,是12、13歲時透過電腦鏡頭拍攝的Vlog。父母得知他對拍片感興趣,買了一部小相機給他。拍攝設備雖然簡單,但無阻Rizwan進行創作,從那時起自導自演拍下許多短片,又自行研究剪接及配樂,並將作品放在YouTube上與人分享。 

身為印度裔穆斯林,此興趣未必獲其他人理解,「有啲相信呢個宗教嘅人會反對,覺得係一件唔太好嘅事,就算電影冇任何違反宗教嘅內容,佢哋依然會咁諗」。他指家人思想較為開明,同樣喜歡看電影,卻希望他以此為娛樂,反對他進入電影行業,「佢哋想我搵份穩定嘅全職工作,有唔錯嘅收入」。中學畢業之後,Rizwan選擇修讀建築學,讀了一年之後卻發現自己沒有興趣,加上無法應付學業壓力,決定休學一年。後來Rizwan經參加CLAP@JC活動獲得獎學金,成功證明自己對電影製作的天份和熱情,家人亦開始改觀,由最初反對變為支持Rizwan轉讀媒體學系。 

獲資助開拍電影 

在思考未來路向之際,Rizwan透過朋友介紹,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與 CLAP@JC舉辦的生涯規劃活動,在社工Stella的推薦下,成功申請「夢想成就.不一樣的人生」獎勵計劃,獲資助開拍個人首部電影作品《FAQIR》,主要講述吸毒青年的創傷與掙扎。完成電影製作之後,Rizwan有機會舉辦放映會,邀請親朋好友到場欣賞作品,亦在會後問答環節上分享自己的想法,令他感到難忘。 

Rizwan熱衷參與各種活動,在過程中對於未來路向更加清晰,更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令追夢旅程不再孤單。他曾在文化導賞活動中擔任導遊,認識了活動導師龐一鳴。兩人都喜愛電影,因而變得熟絡,自此一鳴和Rizwan亦師亦友,其團隊更為Rizwan的影片翻譯字幕,又協助籌辦電影放映會。性格內向的Rizwan,透過一次次的活動打開心扉,認識到不少本地朋友,「在這裏不用擔心別人不接納你,或是對你有偏見。我不會說自己有十足自信和別人溝通,但已經比之前好了很多。」 

社工見證成長 

社工Stella在2017年認識Rizwan,從旁見證其成長,認為他變得更有自信。得知Rizwan仍然堅持創作、努力追夢,為他感到高興。她指有時候青年人要找到職業志向及人生方向並不容易,因此CLAP@JC透過各種活動,讓他們嘗試不同路向,擴闊眼界之餘,亦能與同輩、導師甚至社會人士聯繫。她形容CLAP@JC的旅程就如青年人的「踏腳石」一樣,「我們希望幫助青年人尋找志向、規劃未來。活動完結唔等於劃上句號,從中建立嘅人脈同關係可以好長久,就好似Rizwan同一鳴咁」。現時CLAP@JC已開展第二期計劃,致力推動生涯發展主流化,Stella盼更多不同的青年工作者及社區持份者,可繼續與青年人同行,助他們發展人生抱負。   

望着電腦上的舊照片,Rizwan笑言自己的樣子沒什麼改變。5年過去,昔日安靜內斂的小子說話依然帶點羞澀,但談起夢想,他堅定地說:「我最想成為一位全職導演」。Rizwan盼透過鏡頭,以印度裔青年的視角,訴說他的人生故事。

了解 多元生涯規劃

支持 群益寶庫

share: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