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素和心理壓力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素,都市人生活壓力大,往往會因睡眠不足而影響身體機能。睡眠亦是影響兒童健康及發展的重要一環,跟成年人一樣,兒童亦會有睡眠不足和睡眠質素欠佳的情況出現。香港小童群益會一直關注兒童的成長狀況,繼去年進行「香港兒童快樂因素調查」後,本年進行「睡眠與快樂 – 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7」以了解兒童的快樂狀況,以及睡眠的習慣和質素與快樂的關係,讓社會關注兒童睡眠的問題。有關調查結果今天發佈。
是次調查於本年3月在本會各區服務單位以自填問卷方式進行,對象為6-17歲的兒童及幼稚園學生的家長。調查成功收回1,449份問卷,當中包括1,068份兒童問卷及381份由家長填寫有關幼兒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0%的兒童感到「快樂」(2016年比率為57.1%),感到「一半一半」的有29.6% (2016年比率為32.1%),感到「不快樂」的有10.4% (2016年比率為10.8%)。感到快樂的兒童比例較2016年調查的結果為高,但快樂程度的平均分數則較差。幼稚園學生的快樂程度則偏高,有8.44分。
有關兒童的睡眠狀況,大部分11歲或以下的兒童在晚上10:00-10:59分或之前睡覺,有53%的12-14歲兒童會在晚上11時後才睡覺,更有57.3%的15-17歲兒童在晚上12時後才睡覺。此外,有關晚上總睡眠時間,幼稚園學生有43%每晚會睡眠9-10小時,而6-17歲兒童有27.1%每晚會睡覺8-9小時,其次是7-8小時 (19.5%)。兒童的年齡越大,睡眠時間越少,15-17歲的兒童平均每日只睡6.72小時。睡眠質素方面,約有兩成12-17歲兒童會每週3次或以上,在交通、用餐、從事日常社交活動時難以保持清醒狀態,顯示他們已很疲累。幼稚園學生的情況較好,只有2.7%會每週3次或以上難以保持清醒狀態。
本會總幹事羅淑君太平紳士分析有關調查指,良好的睡眠質素是兒童快樂的重要元素。調查顯示,每晚睡眠11-12小時的兒童最快樂,其次是9-10及10-11小時;每晚睡眠7小時以下及12小時以上的兒童的快樂程度較低。而整體睡眠質素良好的兒童,快樂程度亦較高。另外,兒童自我睡眠質素的評估與實際情況有落差。本會比較兒童自評的睡眠質素及綜合各睡眠狀況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指數,發現兒童一般認為自己的睡眠質素較實際情況為佳。兒童對良好睡眠的認知不足,會影響他們睡眠的時間和質量。
根據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3-5歲、6-13歲及14-17歲的兒童分別需要睡眠10-13小時、9-11小時及8-10小時,惟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兒童睡眠時間普遍不足,一般缺睡1-2小時,其中以青少年較嚴重。此外,調查結果顯示約有兩成2-11歲的兒童晚上11時後才睡覺,12-17歲兒童遲睡的比例更起過五成。在兒童訪問中,兒童一般認為自己不算遲睡,亦有因「不想睡」而不上床睡覺。羅女士說:「睡眠不足除影響身體發展外,亦會影響兒童的情緒,故調查結果顯示睡眠不足的兒童快樂分數亦偏低。」她補充,兒童遲睡會影響休息週期,若兒童按生理時間睡覺,能有較佳的睡眠效果。另外,壓力及環境因素對兒童睡眠的困擾亦值得關注。在兒童填寫的問卷及個別兒童訪問中,本會發現雖然直接表達因學習而遲睡及影響睡眠質素的兒童人數不多,但不難發現有兒童因心理壓力導致睡眠不佳。
本會執行委員會委員葉柏強醫生就兒童睡眠情況提供專業意見,「睡眠是嬰兒及兒童成長過程中其中一段最重要的時間。兒童的生長受著生長荷爾蒙分量多寡所影響,而生長荷爾蒙正正就是在睡眠時候有較多的產生和分泌。所以小朋友的生長與睡眠的充足程度和質素起著十分微妙的關係。近年,基礎性的科學研究更發現睡眠的時候我們的神經系統有著十分活躍的新陳代謝活動,透過腦液CSF高速的流動,讓身體內積聚多餘物質得以循環排毒。我們在本地的研究顯示香港的小朋友普遍睡眠不足,影響了幼稚園生的在學準備、行為和心智發展。從小就睡眠不足的小朋友,更會有較高過度活躍症的風險,所以讓兒童從小就有充足的睡眠對健康和腦部發展是最為重要的。」
本會認為促進兒童快樂,可先由足夠睡眠和休息做起。本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生就調查結果在家長、兒童及社會三方面作出建議。他建議家長需更關注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自己有足夠睡眠,成為子女的好榜樣。同時,家長可幫助子女養成有規律的睡眠作息時間,適量調節子女參與補習或興趣班的數量,並要時刻關注子女的壓力狀況。家長亦可鼓勵子女減少睡前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建議睡房擺放任何工作或娛樂設施如電腦、遊戲機,以免影響兒童睡前的心境。他又建議兒童要自律,養成定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進行適量的運動;以及睡前不要長時間看電腦、電視及玩電話,以免藍光擾亂睡眠。此外,吳醫生建議加強大眾對兒童良好睡眠重要性的認識,例如各年齡階段的兒童實際需要的睡眠時間、兒童身體的作息週期、較佳睡覺時間等。學校需更關注學生的壓力狀況,評估功課量和考試對學生的影響,有需要時作適度調節。同時,學校可探討延後早上上課時間的可行性,讓兒童睡得更好和享有較多睡眠時間。本會期望各方共同協力,長遠對兒童健康成長帶來正面影響,助兒童達致「兒童睡得好 快樂易得到」的目標。
有關調查的結果撮要可於以下網址下載:香港兒童快樂與睡眠調查2017結果撮要
![]() | ![]() |
(從左至右)香港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委員葉柏強醫生、總幹事羅淑君太平紳士、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醫生及助理總幹事(機構發展)黃貴有博士發佈「睡眠與快樂 – 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7」結果。 | 各嘉賓就受訪兒童的睡眠狀況作出專業意見,期望改善兒童睡眠狀況,達致「兒童睡得好 快樂易得到」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