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MAY, 2022

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 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展覽  一場邀請參觀者一起參與的展覽

「我明白某些特質可能一生也無法改變,我們需要接納。但接納的方式是當他是『問題』看待?還是只是當成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人之中的其中一類?」

白雙全(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藝術顧問)


(2022年5月21日)由香港小童群益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藝術家白雙全擔任藝術顧問的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糅合了藝術家與社工的專業,讓兩個界別在自身領域發揮力量,設計出適合有SEN特質的學童的藝術創作活動。本計劃於5月20至31日舉行「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展覽」,展出計劃歷年來的與本地藝術家的合作成果、計劃發展歷程,現場並設26個藝術小習作工作坊,讓參觀者即場體驗。今日舉行展覽開幕禮,邀請了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何寶容女士及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先生擔任嘉賓,以及參與計劃的藝術家,包括王天仁、李慧嫻、羅玉梅等,親臨展覽場館,見證一眾SEN學童的成長歷程,了解他們的感官宇宙。


「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展覽」

由藝術界別著名藝術家白雙全、資深策展人梁展峰、莊國棟及淡水共同策展,透過藝術品總結賽馬會「藝術有 SENse」計劃三年的成果,盛載了參與藝術家(包括:李慧嫻、楊秀卓、徐沛之、吳家俊等)在設計藝術小組時的各種經驗及觀察,及社工於其服務單位實踐藝術 X SEN小組的成果。是次展覽將展示出計劃歷年的發展歷程,並以SEN(特殊教育需要)小組的互動藝術過程作主軸,呈現於展覽現場,讓觀眾能夠以互動及玩樂的方式,體驗SEN孩子的藝術旅程。展覽希望讓社會上更多人士對有SEN特質的兒童有更深入和多面向的認識,從而建構一個更友善和多元的社會。


這是一場邀請參觀者一起參與的展覽

展覽於入口設置了 26條鎖匙,對應展場內26個A-Z ideas的藝術小習作,讓參觀者一同經驗學童的創作歷程。這些小習作均是從白雙全與藝術家、社工為學童設計的藝術家X SEN課程中抽取出來。A-Z Ideas 操作簡易,卻提供參加者感官刺激和豐富的視覺元素,從而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及表達能力。隨著展覽的進行,展場同時累積了參觀者的創作,這些藝術物料成為參觀者與有SEN學童之間的鑰匙,從而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


展覽劃分了不同物料的區域,展示藝術課程的發展及實踐歷程,同時邀請參觀者與物料互動。以下為幾個重點互動區域,包括:

超級城市大迷宮:縱橫交錯的水管大迷宮,引領參觀者進入SEN的世界。SEN學童未必擅於想像和創作,白雙全設計的課程,從學童的情景出發,讓他們以日常行走的路線製作路線圖,立體勾勒路線成為水管畫,把每位學童的水管畫拼砌起來,成為一幅供大家參與玩樂的場景。畫面同時呈現SEN學童多元而豐富的內在世界。

一個關於我們的島:___島:導師先在桌上布置好交錯相疊的紙皮箱,邀請學童將泥鋪上,形成宏偉大山或島嶼之狀。當有人以泥造燈塔,並放在山頂後,大家便陸續以泥在山腰建房屋、在山間鋪橋搭路、製作交通工具穿梭不同地方。學童留意彼此的創作,於小島上各司其職,溝通和合作是自然而然下發生。

撕紙拼小狗寵物公園:導師請學生將色紙撕成不同大小的有機形狀,平均鋪在地板上,紙塊不重疊,鋪滿整個房間;然後在色紙上隨意寫上數字1 至4,再把相加為9的紙堆在一起。學童把每個紙堆砌成一隻狗。最後,把剩下的紙塊向外圍成一個大圈,形成一個寵物公園。


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藝術有「匙」:開啟SEN孩子的感官宇宙 展覽詳情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灣仔港灣道2號五樓

日期:2022年5月20-31日

時間:下午一時至七時 

展覽免費入場。

展覽現場的藝術工作坊予公眾報名參加。工作坊報名詳情,請參閱  http://fb.me/jcartsmakesense

因防疫需要,展覽將採取一系列相關措施。所有參觀人士,除獲豁免於「疫苗通行證」要求的人士外,須已接種最少兩劑新冠疫苗及掃描「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才能進入。同時,於進入處所時,需量度體溫、用消毒酒精搓手,並佩戴口罩。展覽亦採取適當的人流控制措施,活動或需預先登記,甚至只能在網上直播參觀。最新防疫措施根據香港藝術中心的指示執行。敬請留意更新的資訊:www.fb.me/jcartsmakesense


團隊

策展團隊:白雙全、梁展峰、莊國棟、淡水

計劃統籌:梁惠茹姑娘、郭詠怡姑娘

主辦機構:香港小童群益會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share: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