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NOVEMBER, 2017

香港小童群益會「童益聯網」倡議 善用空間/ 環境讓幼童從小開始參與體能活動

(香港 – 2017年11月23日) 本港學童學習生活繁忙,普遍缺乏運動,大部分兒童的體適能水平都較亞洲其他地方遜色。如果想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應從小開始讓他們參與體能活動,例如運動項目和各類動態的遊戲等,強化肌肉及骨骼成長,而空間/ 環境的設計和使用往往與推廣體能活動息息相關。

昨天,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成立的「童益聯網」舉行研討午宴,邀請了香港小童群益會團隊挑戰36籌備委員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雷雄德副教授出席擔任嘉賓,以如何善用空間/ 環境讓幼童從小開始參與體能活動為題,跟在場約90名參與聚餐的人士作經驗分享,並就香港幼童的體適能水平、遊樂場與體適能訓練的配合、如何推行Freeplay等,作深入探討及意見交流。

雷雄德副教授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小學生及中學生每天需要做最少60分鐘不同類型的體能運動,但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的數據顯示,只有8%的小學生及中學生能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雷副教授建議,學校、家庭和社區應致力提升學童做運動的意志力,只要學童有良好的體質,才能「贏在起跑線」。

「童益聯網」於2016年本會80周年會慶時成立,是一個匯聚社會各界關愛兒童人士的平台,透過跨界別合作,集結社會各界的力量,同心關注兒童各方面的發展。「童益聯網」會定時發放有關兒童成長的資訊、舉辦交流會議、舉辦活動、進行研究及調查、向有關當局倡議對兒童成長有利的政策等等。



香港小童群益會團隊挑戰36籌備委員會主席雷雄德副教授擔任「童益聯網」研討午宴嘉賓及講者,與一眾參加者分享如何善用空間/ 環境讓幼童從小開始參與體能活動。


一眾參加者於問答環節中表現得相當投入,
積極回答問題。




香港小童群益會團隊挑戰36籌備委員會主席雷雄德副教授(下右三)、香港小童群益會執總幹事羅淑君太平紳士(下左三)、贊助單位招商局慈善基金會項目官員鄧曉琳女士(上排右五),與參加者拍大合照,以表示對「童益聯網」的支持。
share: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