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JANUARY, 2018

香港小童群益會 自閉症譜系障礙服務 「自轉星球」展覽暨開幕禮

(香港 ─ 2018年1月22日)如果說自閉症朋友像個自轉星球,你願意和他們產生公轉的軌跡嗎?星球,存在於浩瀚宇宙中,各有其運行軌跡及牽引力,循環不息。茫茫人海之中,我們亦如星球一樣,互相連結出生活軌跡;然而,有些人似是個自轉星球,言行舉止間總因某些差異,像活在平衡時空裏,未能和其他星球產生引力和連繫,自閉症患者是其中一種。

香港小童群益會轄下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服務,由了解這些自閉症朋友的困難及限制開始,認識到他們不同特性、喜好、習慣、及思維模式等,提供多元化小組及活動,如:社交思考訓練,藝術治療及一人一故事劇場。透過日積月累的相處,我們明白到因為與大多數人不同,並且在大眾欠缺認識的情況下,自閉症譜系障礙學生容易被歸類及誤解,被批評、孤立,甚至欺凌。

本會獲勞工及福利局康復服務公眾教育基金撥款資助,由賽馬會南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及輔導中心合辦,推行「尋找.獨覺秀」,與自閉症以藝相見計劃。為了擴闊公眾對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認識及理解,本計劃會於1月17日至28日在合舍(Form Society)舉辦展覽,展品包括裝置藝術、畫作、影片及音樂,透過本地藝術家敏感的觸覺,藉作品與公眾建立溝通渠道。展覽的開幕禮於1月19日舉行,大會邀請了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先生、合舍創辦人王天仁先生、參展藝術家三三、含蓄、Simon Chan、KLT061229-1638組合、本會高級服務顧問林綺梅女士及南區中心主任暨計劃督導甘文俊先生出席開幕禮。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先生為展覽致辭,他表示,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猶如一個自轉星球,他希望社會上能力較高的人可以帶動各個星球一起公轉,締造和諧社會。林綺梅女士於開幕禮上談及自閉症青年所面對的困難,她表示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有溝通上的困難,亦會因為其局限的興趣及重覆性的行為,讓其與人相處變得不順利,容易令人誤解。她說﹕「累積多年前線經驗,我們發覺除有關服務外,我們更需要行多一步,提升社會大眾對他們的認識,從而明白他們的處境及需要,建立一個更接納的空間予自閉症兒童及其面對不少管教壓力的家長。」策展人王天仁先生亦向來賓分享展覽的構思,希望展覽能讓觀眾以不同角度感受及認識自閉症青年的世界;計劃督導甘文俊先生分享了計劃的理念及簡介本計劃,他表示萌生是次「自轉星球」社區藝術展覽的想法,是希望透過把展覽設於人群聚集的社區,藉以連結不同的組群,建構認識及交流的平台,讓共融的種子散落在社區。另外,參與展覽的藝術家於開幕禮為來賓作導賞,分享其創作的意念及介紹展覽作品。

自閉症青年難以表達個人想法及感受。是次展覽透過藝術家與自閉症青年的作品,表達自閉症青年的想法及感受。藝術是多元,而富有層次,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詮譯及感受。我們希望人與人的相處模式變得多元,不只限於說話及文字,讓我們也帶著好奇去窺探自閉症青年的世界。

作品及藝術家簡介

三三

本職為平面設計師,時有中國書法和不寫實插畫創作,以紙本作為創作媒介。

她將揉合繪畫、書寫及裝置,表達她在參與自閉症學生一起遊戲時感受到的一份真摯。

含蓄

2012年香港大學建築設計碩士畢業。2014年,全職生活,副職藝術創作。同年開始收集坊間一些普通平凡故事,以自己的畫作交換。

他嘗試用繪畫裝置去描繪探索自閉症孩子背後那宇宙的過程。

Sion Chan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互動媒體設計,活躍於多媒體和影片的工作,往往也以使用者的體驗作為主導。和自閉症學生一起拍攝影片作品,讓他反思一個問題──是我們並不了解他們,還是我們根本是不能了解他們?

KLT061229-1638

簡稱「16:38」,是鄭智傑和白雙全的兩人組合,同為中大藝術系同學,一次偶然的機會重遇,十年後以音樂、藝術和教育混合創作。展出作品《你沉默的時間是我的音樂》,請自閉症學員在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的環境下記錄一段沉默的時間,拍攝一張相片,時間沒有限制。最後由小提琴手即興為影片演奏。



這一系列的作品名為《在畫布背後畫畫》,藝術家含蓄在牆壁前掛起畫板,再利用畫板的影子在牆上作畫,希望大眾能發掘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隱藏的一面,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這作品名為《了解》,由藝術家Sion教導自閉症青年拍攝技巧,由他們自行拍攝他們喜歡的東西及能代表自己性格的影片,影片再由Sion輯錄,並以此手法呈現。觀眾需把放大鏡靠近螢幕,調好角度,才能看到影片影像。Sion稱,我們其實不是不能了解他們的世界,而是我們需要走近一步,以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才能慢慢了解他們的世界。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先生致辭,為展覽揭開序幕。
share:
返回頂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