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不少中小学校亦在六月份期间进行测考。家长会为着子女的学业成绩紧张起来,希望他们在这次的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事实上,适当的压力有助化为动力。可是,当家长期望过高或会导致子女承受过多的压力,更有机会令子女产生焦虑情绪,而持续及强烈的焦虑情绪可严重影响子女日常生活。
常见的焦虑表现
1. 行为表现:
- 逃避行为:子女会不愿做功课,失去学习动机,甚至拒绝上学。
- 容易分心:在做功课或温习时变得难以集中或坐立不安。
- 社交困难:有别於过往的社交表现,子女会表现得孤僻和退缩,甚至逃避出席聚会。
2. 情绪表现:
- 过度担忧:持续地被负面思想影响情绪,例如:过份担忧考试成绩,甚至不断想像「最坏事」可能会发生等。
- 情绪波动:容易因小事变得敏感, 并作出强烈的反应。
- 自我批评:子女对自己要求太高,会因小小失误就责备自己,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3. 生理表现:
- 身体不适:常见的生理症状包括头痛丶胃痛丶身体颤抖丶肌肉僵硬等。
- 睡眠问题:难以入睡丶半夜惊醒或发噩梦等,影响睡眠质量。
家长应对子女的焦虑情绪小贴士
1. 建立良好沟通
- 家长定期抽时间与子女沟通,聆听子女的心声和需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 调整合理期望
- 家长需了解并尊重子女的学习步伐及其个别差异,亦可根据孩子现时的能力订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提升子女的学习动机。
3. 重视过程
- 家长应避免过分执着结果,却忽略了子女在准备测考时所付出的努力。如果父母赞赏子女当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可提升子女的学习动机,更可培养他们的抗逆力。
4. 培养调节情绪的方法
- 除了家长时刻留意着子女的情绪状态,家长还可以身作则与子女一起做放松练习,例如: 腹式呼吸,肌肉松弛法等。这些练习有助子女纾缓焦虑的感觉。
5. 寻求专业帮助
- 如果子女的焦虑情绪已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建议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每个子女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成长步伐及特性。过高的期望及沉重的压力却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日常表现及身心健康。家长可透过上述的小贴士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加强觉察及学习调节情绪,与子女一起面对难关。
参考资料
- 基督教协基会社会服务部 (2017)「童心层层叠-幼儿正向情绪发展计划」家长锦囊
- 林瑞芳丶唐莹 (2014) 让你的孩子投入学习
- 卫生署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 (2013) 焦虑我不怕
*本文由香港小童群益会教育心理学家陈若恒小姐撰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