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有人喜欢「失败」,因当要面对失败时,我们会感到沮丧,容易放弃,影响建立自信心。身为父母更不愿意自己的「宝贝」面对挫折,希望他们的人生能开开心心,一帆风顺。
父母是子女一生的教练,他们由出生的一刻就如白纸一张,父母正确的引导就如在这张白纸上刻上一笔一划,让人生圆满,充满色彩。常言道「从错误中学习」,「屡败屡战」,家长们怎样才能让子女学习面对所有的喜悲得失?
(一)适时制造机会
让子女藉「失败」从而获取「机会」去认识这个世界,养成不怕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体验「失败」的感受,从体验中调整想法,培养主动学习丶寻求解决方案的求知性格及特质。故父母应让子女有机会犯错,放胆和培养不断尝试的「屡败屡战」丶「坚毅不朽」的正面态度。
(二) 学习承担接受後果
让子女学习承担後果,愿意作出改变或尝试新的事情,才有进步空间。父母如一直避免子女面对挫折,过分保护子女,要求子女「你信我跟住做」的盲目跟从,在这「过分的护荫」下成长,没有养成经过思考丶过滤而做事的习惯,最终可能造成依赖,不愿尝试的性格。要明白从困境中获得宝贵经验及教训,可训练子女身心灵越来越强大,越懂得面对挑战,越珍惜及享受经努力而「成功」的喜悦。
(三)培养独立及逆境能力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具备面对挑战和勇於克服困难的能力,更能培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勇气和面对人生的挑战,令他们拙壮成长,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就更美好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每天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困难。在挫折中有人会愿意接受挑战,不断尝试,但有人会害怕面对失败,拒绝尝试,甚或半途而废;但跌倒後怎样才能重新振作丶再接再厉?抗逆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是可以经後天学习和增强。当面对困难丶挫折和失败时,会自动作出调适以能正面积极面对。因此家长可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制造困难,习惯正面看待失败,从小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及抗逆力。
(四)培养同理心,学习「身同感受」
家长可尝试与子女分享个人的生活琐事,让子女明白爸妈在生活中亦会面对不同的成功与失败。透过经验分享,让他们明白自己并非如「超人」一样,亦会有软弱的一面,但只要明白「办法总比问题多」,正面面对问题;更能让子女明白大家的处境,加强「同理心」的培养,家庭成员的情感建立更见巩固。
(五)制造成功经验提升满足感及投入感
让子女多尝试参与不同活动,例如各项运动丶音乐丶绘画等等,以更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提升投入感,帮助发掘丶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自信心,逐步累积个人的成功经验及满足感。
(六) 父母担当最强的後盾
父母要给孩子空间,让子女作决定,容许他们尝试及犯错,父母在过程中只要给他们适当的引导丶帮助和鼓励便可以。适度「放手」是让子女成长的好方法,过程中父母可从旁观察,适时提点,让子女学习评估当中利弊。
总结
「子女能健康成长在乎父母的爱护与关怀」是老生常谈的话。父母相同的育儿理念,当中需要大家互相提点丶坚持丶与子女同行及面对,加上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建构他们的抗逆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简单小活动:
1. 购物乐
- 可安排小任务给予子女,例如安排与家长一起到超级市场购物,让他们发挥长处及表现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生活当中的成功经验和独立能力。
2. 亲子下厨乐
- 安排亲子小食尝试活动,如制作面包,享受共同合作的乐趣;可刻意将份量作出调整致失败;可让他们面对挫败,检视及调整正确份量,再接再厉。
3. 亲子小游戏
- 配合子女年龄发展安排竞技活动,如棋类丶体力活动,过程中刻意安排「赢」丶「输」,让子女面对逆境,学习调节心态。
4. 交换情感情报
- 与子女订下「交换心事」时间,互相分享开心/不开心事件簿,了解对方需要,增进感情,提升同理心。
本文由香港小童群益会乐致幼儿园暨幼稚园 (黄大仙校) 文燕珊校长撰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