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然而,对於育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下称「SEN」)儿童的父母来说,这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为支援SEN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本会多年来积极推动SEN支援服务,由资深社工丶临床/教育心理学家丶言语治疗师丶职业治疗师丶物理治疗师及特殊幼儿工作员组成跨专业团队,为轮候社署资助学前康复服务的学童提供到校学前康复服务(OPRS)提供全方位的早期介入服务。
本会亦於2007年在元朗区成立「天水围儿童学习及发展支援中心」(下称「天水围中心」),为元朗丶天水围及邻近地区内2至8岁怀疑或确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丶学校和社区提供服务。近年,天水围中心更为本会部份已完成OPRS的学童提供「升小适应训练计划」,以填补升小衔接的服务需求。
家豪(化名)今年就读小二,是天水围中心「升小适应训练计划」的使用者。他在一岁时被发现有整体发展迟缓状况,经转介参加了本会的「为轮候资助学前康复服务的儿童提供学习训练津贴项目(TSP)」及「乐牵」到校学前综合服务(OPRS),并在升小前被诊断为有限智能。尽管成长历程不易,但家豪的父母并没有气馁,而是学习接受现况及如何与儿子相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一起跨过重重障碍。在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家豪从不懂得表达和控制情绪,逐渐学会与父母沟通分享想法,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由晴天霹雳到接受 父:他只是与其他小朋友有少许不同
家豪的妈妈表示儿子在一岁时说话已明显比同龄孩子少,「我们带他到健康院和医院检查,院方建议他接受言语治疗。」妈妈指当时很担心他跟不上进度升读K3,所以让他读多一年K2。家豪的爸爸亦表示,刚得知儿子的情况,实在晴天霹雳,既自责又不知所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透过中心计划学会更深入了解家豪,不会强求他达到自己的期望;家豪也学会与同龄小朋友沟通,改善彼此的关系。妈妈指,「以前家豪写错字会令爸爸生气,但现在已不会了。家豪不会的事,我们就耐心地说多几次,希望他能一点一点地有所进步」。
「升小适应训练计划」助学童适应小学生活 培养情绪管理及社交能力
升读小一对大多数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个紧张的时期,而对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而言,这个过渡期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时间。「升小适应训练计划」除了为SEN学童提供学习适应丶人际相处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训练及指导,帮助他们为升小做好准备;更透过家长工作坊和面谈,协助父母掌握孩子所学的技巧和内容,并应用在亲子沟通当中。
「家豪本身是一个挺完美主义的小朋友,平时若功课出错,他便会发脾气,甚至把功课全部擦掉丶重做或撕毁。但自参与计划後,家豪掌握如何应用弹性思维调节心态,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和容易生气。」妈妈表示,家豪现在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并学习尝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和处理问题。此外,计划还教导小朋友如何区分和处理不同程度的问题,又运用他们熟悉的动物再配上形容词,如「紧张鸟丶眼瞓猪丶兴奋马骝」等来比喻人不同的情绪及觉醒状态,从而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及专注於课堂和生活中。妈妈又补充,「以前只要妹妹稍嘈吵,家豪便会显得不耐烦,甚至想打她,但现时他的忍耐力提高了,亦懂得面对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包容和迁就妹妹,现在兄妹二人也更常一起玩耍了」。
父母指家豪在社交方面也有显着进步。妈妈表示,「计划不仅让家豪了解到小学的上课模式,更给予了他表达自己丶适应新环境的机会」。爸爸表示,家豪现今终於有自己的朋友,「他在幼稚园时不喜欢说话,没有甚麽朋友,连邻座的同学都没甚麽沟通,但现在他会主动分享上课的事情,还结识好几个朋友,假期时一起打篮球。」
妈妈表示,整个计划最特别之处是连系了他们整个家庭,让他们学会以「爱的语言」表达对彼此的关怀和爱。家豪现在最喜欢临睡前与她聊天,更会主动与她分享学校的各种事情。她很高兴儿子主动表达自己,「他希望我们赞赏他,多给他拥抱。有次他做好了美术作品,还拍照给爸爸看,希望爸爸会为他高兴和欣赏他的作品」。妈妈又指,不论小学老师还是中心辅导员都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让他们未来的方向更加清晰。
「家校社」协作模式获老师高度评价 全面发掘孩子的多元潜能
家豪作为天水围中心众多成功案例之一,充分展现出学前儿童康复服务对SEN儿童及其家庭的正面影响力。其中,天水围中心最具特色的「升小适应训练计划」,以「Social Thinking®」的「Superflex」课程为蓝本,举办社交情绪训练;同时以「职业治疗(PEO)」实践模式为基础,举行学习适应训练,给予儿童有系统的培训。在取得家长同意後,中心的社工及辅导员与学校老师紧密合作,担任家校沟通桥梁,协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并向学校提供针对性的训练策略和教材。这种服务模式不仅获得老师们的高度认可,更进一步展现中心从幼儿至小学阶段持续关怀孩子发展的服务特色。
本会希望以同行者的角色,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家庭知道他们并非孤单,并帮助孩子把握学前至小学阶段的康复黄金期,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向沟通和互相欣赏。透过「家丶校丶社」协作模式,父母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小朋友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更能学习如何给予最佳的照顾和支持,这不仅有助孩子的发展,也让整个家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