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JUNE, 2024

育儿心得|专家拆解3大谬误 建立适切家庭环境 助婴幼儿成长发展

育儿心得|专家拆解3大谬误 建立适切家庭环境 助婴幼儿成长发展

家庭环境与婴幼儿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为他们带来刺激,促进自主探索,有助其成长发展。 然而坊间对于建设适切家庭环境的说法存有差异,当中存有不少谬误,现在让我们逐一拆解。

谬误1:宝宝只能安排在床上活动?

「我家宝宝只有三个月,年纪很小,故此宝宝似乎不适合在床以外的地方活动。」

正确的观念 

「地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帮助宝宝发展,3个月的宝宝可透过在地板进行俯卧活动 ( Tummy Time) 建立身体,有助日后进行伸展、翻身、甚至爬行等粗大动作。

谬误2:需要防止宝宝触碰东西?

「我觉得家中有很多东西不适合宝宝接触,故宝宝的活动空间需要限制,以免他在家中到处走。」

正确的观念 

宝宝会通过触摸不同物品认识自己、认识周边事物。 例如,6个月的宝宝会伸手触碰离自己较远的玩具,从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体能力、物品与自己的距离以及认识不同材质带给自己的感觉。 触摸探索能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予宝宝,有助脑部发展,因此保持家居安全的同时需要平衡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

谬误3:家长和宝宝分开时段进餐?

「我家10个月的宝宝与我们分开时段进餐,我们喂宝宝吃饱后,大人才进食,这样也方便我们清理。」

正确的观念 

宝宝很爱模仿父母,亲子同桌进食早午晚餐,能有助宝宝观察并学习照顾自己、与人互动。 同时宝宝能在进食时学会新技能,例如手抓食物放进口内。 因此,亲子进食时间对宝宝建立社交及自理均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适切家庭环境 助婴幼儿成长发展

家是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地方,适切的家居环境及良好的亲子互动,对婴幼儿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参考以下建议,为子女建立具优质刺激的成长环境。

1. 设置适切家居设备及空间

宝宝有身体发展的需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可在地上铺上软硬适中的地垫,让宝宝多在地垫上活动,有助宝宝在安全地方翻身,并提升身体能力准备日后爬行及走路。 另外,家长可以在厨房或厕所等地方安装门栏,让宝宝可以在安全的空间自由探索,家长亦可为宝宝设置一个特定位置安放孩子的玩具和宝物,而该位置需要让孩子容易取得玩具及有足够空间玩耍。

2. 预备适龄及具挑战性的玩具

家长可在地垫上预备不同类型的适龄玩具,增加宝宝的学习素材。 例如肌肉活动或设备、推或拉的玩具,有触感的毛绒动物,以及手眼协调玩具如叠叠杯等,以促进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 家长亦可按需要为宝宝提供带来挑战的玩具,以助宝宝建立新的技能。 家居内亦可安装儿童高度的镜子,帮助宝宝透过照镜子学习「我」的概念,建立自我认知。

3.  溫柔而堅定表達限制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可尽可能跟随宝宝的需要; 不过,家长有时未必能满足宝宝所有意愿,可以先表达对宝宝的同理,继而以温柔而坚定的方式表达限制,例如:「我知道你很好奇,好想跟着妈妈入厨房,不过现在厨房的炉上有热汤,好热呢! 你想选择玩这个波波,还是玩这架车等妈妈呢?」

4. 亲子同桌共食丰富孩子生活经验

家长可为宝宝选用配备安全带的餐椅及预备适龄餐具,于早午晚餐,与宝宝同桌共食,藉喂食及宝宝手抓食物的过程,促进亲子互动和关系。 家长可把适合宝宝年龄的食物放在盘内,在进餐前边唱歌边清洁宝宝双手和脸,再围上小围肩,让宝宝在说说笑和唱唱歌的轻松气氛下建立生活常规。 亲子同桌共食过程亦可让宝宝模仿家长进食,让宝宝学懂餐桌礼仪,建立自理及社交能力。

 

 

 

share:
返回顶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