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JUNE, 2024

育儿|升中预备! 踏入青少年时期 学懂自主、避免手机使用上瘾、金钱管理

育儿|升中预备! 踏入青少年时期 学懂自主、避免手机使用上瘾、金钱管

升读中学是人生一个重要阶段,孩子踏入青少年时期,身、心都会快速成长和改变,或会担心学习和适应等问题。 香港小童群益会赛马会慈云山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 - 中心副主任何达恒(Denis)参与筹备三届的「升中同行」计画,与大家分享升中的常见疑难及小贴士,协助家长陪伴孩子从小六过渡至中一,及早做好准备! 

「升中同行」计画主要是从小六开始至中一,长达一年时间,陪伴孩子升中作面试预备、选校技巧等。 除了学习以外,Denis也会担任心灵陪伴的角色:

1. 准备升中面试技巧
 除了考试准备外,如何准备面试技巧,表达自己也十分重要,准备升中面试包括个人面试及小组面试。 

2. 讲座分享选校信息
 全港Zoom讲座参加者每次也会有几百人,以往曾有沙田崇真中学戴建辉副校长及培侨书院丁继联主任,分享直资、津贴学校的重要选校信息。 

3. 中学生真实经验分享
 各区会安排不同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并于中心进行分享。 就参加者心仪的学校,然后会找到相关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分享亲身体验,是大家可畅所欲言的环节。 

4. 全港模拟面试
 另一阶段,「升中同行」将会举办全港模拟面试,而今年有200位参加者参与。 中心会与教育大学合作,由大学生担任面试官,即时给予同学意见,而其中一部份更是全英文面试,可以三月份去学校实地面试,像真度和模拟度都更高。 

5. 升中学习、情绪适应支持
 考完试后,当然要准备升中的适应,Denis指会针对如何交新朋友、留意情绪、处理学习技巧、处理时间表等作出支持。 

6. 升中宿营
 大家可以在升中宿营中参加活动,其中包括填写水灯祝愿及团体合作活动。 而10月份更会有重聚的活动,加深大家的关系。 

升中适应方面,会遇到什么困难? 

学习上适应

很多学生会担心升中后,学习上会否难以适应,特别是升上Band 1英文中学的学生,所有科目也需要以全英文教学。 

学习模式转变

家长以前或会为孩子安排补习,自己也会帮忙处理功课,但升中学后无论是功课量、时间表也会有所不同,学习模式也改变,家长和孩子需要慢慢适应。 

慢慢放手培养兴趣

小学到中学的最大转变,或许是自我规划,要孩子学懂计划,也可以接触全新以往没有参与的课外活动。 家长以前也许会安排每天满档的兴趣班,孩子上中学后,环境不同,可接触更多不同学会和课外活动,这些兴趣班与喜好选择的空间,家长也要需学习调节。 

学懂自主安排时

孩子亦要学懂自主安排时间温习。 上中学后,第一次用新模式去学习,考试容易失手,孩子摸索需要时间,家长需容许他们出错。 

Denis建议,家长也要学懂让孩子有犯错和尝试的空间,很多时家长或许不希望孩子撞板,但上到中学后要放手让孩子尝试。 他也建议可以请教中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如何编排温习时间; 家长也可慢慢放手,培养孩子的抉择能力,日后面对中三选科时,便不会感到徬徨。 

认识新朋友

面对新环境转变,难免会感到焦虑不安。 不论家长或孩子,认识新朋友也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 有部份家长担心子女过早拍拖,以及到新环境后会否被同学欺凌。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长年累月的累积,Denis指若亲子关系稳固,无论孩子在校园或生活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透过和父母倾谈去抒发情绪。 

手机使用上瘾

不少家长会担心上中学后,孩子会不节制地使用手机,而孩子沉迷使用手机,也成为很多家庭的争执源头。 

尝试用软性手法

身教也十分重要,Denis建议家长可以做好榜样,例如可反思自己会否边吃饭边看手机?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订立规矩,吃饭时一起放下手机聊天。 当然在平时放松的时间,便可以让孩子自由使用手机,因家长用强硬手段的方法阻止子女用手机的话,或会有反效果。 曾经有小朋友想尽办法「破解」父母所定下的规矩,自行储钱买二手机用来玩游戏。 很多时用强逼的方法未必有成果,反而会增加亲子之间的冲突。 

不想孩子花太多时间使用手机,Denis指也可以尝试用软性手法,首要建立在良好亲子关系上,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明白家人担心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业。 家长亦可培养孩子其他兴趣,例如做运动及玩桌游等,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开始有物质上的追求

中学生开始对品牌留意度提升,部分学生会开始追求知名品牌的产品,例如手机、衣物、饰品等等,因此金钱管理也是值得关注。 

建立理财观念

良好的理财观念要从小培养,让孩子知道金钱得来不易,不能够胡乱挥霍。 家长可以根据任务或考试奖励给予零用,不过太贵重或不必要的礼物应尽量避免,如孩子要求想要一对限量版名牌波鞋,但求学时期未必需要,家长可以趁机会灌输理财观念,例如分清楚「想要」及「需要」,为奖励设规限和条件。 

开学后,家长要注意⋯⋯

保持隐私度和空间

在亲子相处方面,要保持私隐和空间。 可能家长会想知道子女与其他朋友的交流,会偷看手机,其实家长这样已经踏入孩子的空间,会令子女感到不舒服。 如果不是行为偏差、太大变化,家长也要学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慢慢理解这世界。 

适时放手

从小学过渡至中学,家长可慢慢放手,培养孩子的自主、抉择能力。 不论是学习、兴趣,或许是自我规划,要子女学懂计划,也可以接触以往没有参与过的课外活动,让孩子自行摸索。 

好好沟通 进入子女的世

孩子踏入青少年时期,很多选择需要家长尊重。 大家的年代不同,定会有不同意见,与孩子同行是很重要。 若此时家长一直对新世代不认同,Denis认为与孩子同行十分重要,建议家长了解子女的喜好,例如他们喜欢听Mirror的歌,可以一起听,令子女会更喜欢分享,才可以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成为他的朋友。 有些家长更会和子女一起打机、看动漫、行山等,大家有共同话题及喜好,之后很多事不需太多磨合,关系也可以更好。 

 

share:
返回顶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