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童群益会(本会)始创于1936年,一直本着「培育新一代,携手创未来」的宗旨,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儿童为本及其福祉的保护,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将于六月十七日讨论《子女法律程序(父母责任)条例草案》的跟进情况。本会自2019年起营运五间「共享亲职支援中心」的其中一间,为新界东分居/正办理离婚/已离婚的父母(离异父母)及/或其子女提供一站式的共享亲职支援服务,以协助离异父母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履行父母责任,强化亲子联繫,并支援受父母离异及家庭转变影响的子女,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本会现就有关议题提出以下意见:
现时服务状况
「共享亲职支援中心」成立后经历了3年疫情,整理疫情及復常后的服务数据有助了解离异父母及/或其子女的状况及面貌。截至2024年3月底,五间中心合共为超过1 900宗个案提供支援服务及进行近25 000节探视安排/交接。本年度个案数字较2022至2023年度的1459宗个案高出30%。根据五间由非政府机构营办的共享亲职支援中心提供的2019至2023年数据显示,86%的服务对象为分居或离婚不足5年的人士;接近80%的离异父母年龄介乎31至50岁;超过75%的儿童年龄介乎4至12岁。
推行「共享亲职」的关键成功因素
法庭近年发出的「共同管养令」的数量增加,反映出越来越多父母在离婚后愿意为子女教养事宜合作。一段婚姻发展到离婚/分居阶段,双方已累积了一定程度的不满及情绪、加上个人的性格特质、情绪管理的能力、家庭及社会压力、东西文化对子女睇法的差异、经济负担、法律程序等都影响着他们如何处理子女日后的照顾安排,亦会磨损彼此共享亲职的关係。根据前线同工的实务经验,离婚/分居的原因、对子女需要的敏感度、个人精神健康状态都是推行「共享亲职」的关键成功因素。本会建议正办理离婚及有12岁以下子女的夫妇须强制完成共享亲职工作坊/课程,并强制接受辅导及调解服务,尽早妥善处理子女的照顾及管教、财务等安排。有关措施有助加快法律程序的时间,在进入法律程序前已处理好儿童照顾及管教、财务安排,减少双方离婚过程的煎熬,有助推展「共享亲职」。
「共享亲职」的挑战
现实环境中,不是每个离异家庭都支持「共同父母责任」。部分离婚家长,他/她们觉得对方在离婚前及/或后都未能负上关顾子女的责任,他/她们并不接受「共享亲职」的安排,甚至不想再接触对方,认为有关安排令事情变得更複杂或令子女再受伤害。这不是单单对前夫/妻的怨恨,而是实际上他/她们往往要处理善后工作,最终认为选择自己独力扶养子女最合适。在安排督导联繫/交接时,除了处理时间、地点等实际流程外,更重要的是处理双方的角力及情绪,前线同工往往成为当中的磨心。足够的法律支援、临床督导、专业培训,以及合理的人手与个案比例等支援,均有助改进现时的服务,协助有合作困难及冲突的离异父母。
宣传以外的教育工作
除了公众教育及宣传外,本会建议婚前、家长教育、离婚前、再婚前,甚至学生性教育都应将「儿童为本」、「保护儿童」及「父母责任模式」的原则加入课程及活动中,以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机会接触相关的资讯及教育,逐步改变过往根深蒂固的概念,最终建立一个儿童友好的社会。
处理离异家庭的财务纠纷是落实「父母责任模式」的重要基础
离婚人士向前配偶收取赡养费时往往遇到不少障碍,部份甚至须依靠综援作为经济援助。根据统计处的资料显示,2015年有13 900宗拖欠赡养费个案,佔赡养费个案总数的40.5%,其中有88.1%遭拖欠赡养费人士没有採取法律行动去追讨欠款。当被问及未有採取法律行动的原因时,27.2%赡养费受款人认为"前配偶不会支付赡养费",22.5%指"提出法律诉讼的程序太繁複",而18.7%则表示"未能联络前配偶"。
不履行赡养令可能是付款人的财务出现问题,亦可能是超出财务能力的个人或家庭问题。本会乐见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将于今年推出「赡养费调解试行计划」,协助与事双方以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及减少冲突,提供多一个方法去追讨赡养费。
政府多年来已採取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帮助离婚人士追讨赡养费,包括放宽有关法院发出扣押入息令的规定、向拖欠赡养费的支付人徵收利息或附加费、容许指定政府部门合符相关的法例下按法律专业人员的要求披露赡养费支付人的地址及调高可获豁免法援署署长第一押记的每月赡养费款额等。本会建议进一步检视以上追讨赡养费措施的成效,以帮助有需要人士追讨赡养费。
家庭议会早前委託顾问团队进行《香港离婚状况进一步研究》,但由于欠缺包括每年发出的赡养令和拖欠赡养费的个案数字及其涉及金额等资料,因而未能全面及透彻分析赡养令执行情况。本会建议政府收集及整理这些不齐全的数据,再配合追讨赡养费措施成效的数据,以考虑日后是否设立专责部门处理赡养费事宜或增加其他追讨措施。
离异家庭日趋增加,离婚率由2019年的48%上升至2020年的58%,而2021年则有72279个单亲住户及约94508名同住子女。单亲家庭已被识别为精准扶贫特定目标群组之一,前线同工不时得悉服务对象因被拖欠子女赡养费而陷入经济困境的情况。本会建议社署优化现行程序,容许单亲人士提供简单证明或宣誓后,可以马上停止从综援扣除赡养费;申请人再补交追讨赡养费的法庭文件作证明。如果申请人其后追回被拖欠的赡养费,社署应按其经济能力,一次性或分期从每月的综援扣除相关金额。
处理离异家庭的财务纠纷是落实「父母责任模式」重要基础。赡养费对离婚者及其子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并在离婚后促进父母的抚养责任。
总结
离异父母往往会因赡养费及抚养权等问题争吵不休,令子女生活于夹缝当中,如何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福祉是现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离异父母如未能好好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伤害可以一代传一代,甚至摧毁下一代的婚姻及家庭生活。离异父母如能放低对方过往的不是,以「儿童为本」的原则履行父母责任,强化亲子联繫,有助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减低跨代影响。要做到「共同父母责任」,除了立法外,足够的法律支援、临床督导、专业培训,以及合理的人手与个案比例、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有效处理离异家庭的财务纠纷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