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压力大! 专家分享纾压秘诀 提醒父母也需关顾自己情绪 好好享受亲子时光
近月不时发生家长疏忽照顾儿童的个案,有家长因外出买餸独留儿童在家而造成意外。 部分家长或会认为孩子同行会阻碍处理事情,或错误认为儿童独留在家的时间短、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便会相对安全。 事实上,孩子快乐成长有赖家人的保护及照顾,父母可以尝试调整照顾孩子的心态及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好好把握亲子相处的时光。
与孩子一同探索生活
对不少家长而言,照顾孩子和日常生活是分开的两回事,例如..外出买餸不关孩子的事,或怕麻烦不想带孩子外出等。 其实家长可以把照顾孩子和日常生活视为教育,让孩子亲身体验及探索。 例如..外出买餸时让孩子透过视、听、嗅、味、触觉等认识不同东西及环境,让孩子协助提起购物袋等。 家长们无需过于担心孩子年纪太小而不敢尝试,其实约18个月的孩子已可开始进行多感官学习。 透过日常生活的参与,有助加强孩子的认知及自理能力,亦能扩阔孩子的生活经验。 同时,家长可以把握机会与孩子互动及合作完成任务,增进亲子关系。
家长亦要做好心理准备,在亲子共处的过程或会出现突发状况,例如孩子欠缺耐性及闹情绪等,父母需懂得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及不当行为。 另外,家长预先订立后备方案,以便当遇上突发情况时懂得如何处理。
关顾自己情绪是照顾孩子的一部分
新手父母在照顾孩子上常会自我质疑及担心,亦将重点放在孩子身上而感到压力。 家长需要关顾自己的情绪才能给予孩子良好的照顾。 首先,家长可尽量每天安排一段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做运动、听音乐等,为自己充电。 家长亦可以尝试进行静观或放松的活动,例如..呼吸、伸展练习等,有助放松身心。 以上活动不需要很长时间,即使只有十五分钟,亦可以纾减压力。 如时间配合,家长可以多与配偶沟通和相处,适时「拍拖松一松」亦是放舒身心的好机会。 与家人良好沟通是照顾孩子的重要关键,家长可以尝试向配偶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对方了解你的需要,彼此关心和多聆听,以提供适切的情感支持。
若遇到突发/短暂的照顾困难及需要,家长可以先寻找值得信任的亲友、邻居等帮忙,与他们协商照顾安排,例如..时间长度及方式等,以确保孩子能够妥善被照顾。 如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暂时未能照顾孩子,家长可以寻找由社会福利署资助非政府机构提供不同类别的幼儿照顾服务,例如..暂托幼儿服务、学前儿童课余托管服务、邻里支持幼儿照顾计划等。 详情可到社会福利署网页或致电所属服务居住区域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查询。 家长于选择服务前应先向服务提供机构了解详细资料,例如..收费、环境、托儿流程等,为照顾孩子作出适当安排。 服务配对成功后,家长亦要主动与服务提供者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孩子照顾的状况,保持紧密联系,以确保孩子得到妥善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