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童群益会(下称本会) 本着「培育新一代 携手创未来」的宗旨,致力为儿童及青少年营造有利成长的社会环境。针对伤害儿童,本会坚守「零容忍」原则及支持立法,认为儿童在成长中不应受到任何形式及程度的伤害。儿童并不容易透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能主动规避风险,作为社会的持分者更加需要以儿童为本的角度,在各自的岗位上携手合作,为儿童建立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立法会现正审议《强制举报虐待儿童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及讨论当中的《强制举报者指南》(下称指南),本会对指南有以下意见:
- 社会福利界、教育界及医疗卫生界的专精及对保护儿童的关注点不一,本会感谢三个专业顾问团在过去一季的努力,为指南订立跨界别协作的纲领,共同推动保护儿童的工作。
- 本会乐见劳福局及社会福利署採纳业界的建议,于条例草案中增设附表,列出构成「严重伤害」的元素,以增加举报门槛的确定性;并于指南内引入「举报决策流程图」、「分析框架」及「个案情境范例」,协助强制举报者逐步评估怀疑受虐儿童的严重及风险,以作出更全面及客观、准确的判断。鑑于现时提供的只是草拟本,本会期望局方及署方草拟好指南初稿后,能邀请不同界别的强制举报者召开简介会,收集前线同工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指南。
- 有关举报形式,本会建议除了以书面形式举报外,可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将举报表格、「举报决策流程图」及「分析框架」结合其中,方便强制举报者按指引,逐步评估怀疑受虐儿童的严重及风险程度,并输入必须及补充资料,一站式完成评估及举报工作。
- 至跟进行动及服务提供方面,本会建议指南提供跟进及服务建议,协助强制举报者完成法定举报后,可以进一步保护怀疑受虐儿童,贯彻维护儿童最佳利益,免受任何形式的二次伤害。本会同时建议主管当局须于指定时间内简单书面回复强制举报者有关调查结果,以释除其对举报怀疑受虐儿童后会否有长远跟进的忧虑。
- 社署现时每年出版《保护儿童资料系统统计报告》,公佈向该系统呈报保护儿童个案及有被虐待危机的儿童个案的一般概况,以反映香港虐待儿童问题的实况。本会建议政府日后每年整理、发佈及讨论有关强制举报怀疑虐待儿童个案的资料,并在删除所有个人资料后,开放强制举报怀疑虐待儿童个案及保护儿童资料系统数据,供学者、研究人员作进一步整理及分析,以了解有关个案的特徵及背景、改善强制举报的定义、流程及举报决策工具、促进保护儿童服务的规划及发展、评估保护儿童工作的成效等。
法案委员会已进入逐项审议条文阶段,举报指南亦在筹备当中。要促成有效实施法例,政府必须及早为业界提供足够培训及配套资源,加快前线专业人员掌握及早识别、及早介入的知识技巧,让他们熟悉通报机制、执行程序及使用举报决策工具,令他们有信心行使法定责任及提供专业服务。强制举报机制只是保护儿童的其中一部分,保护儿童免受伤害是社会上各持分者的共同责任,本会期望政府继续坚持「儿童利益」为优先,持续投放资源,一起致力推展保护儿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