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小特首计划希望青年透过参与社会创新与社区参与服务,关怀及了解社区各阶层的需要,并就社会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计划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社区导赏、机构探访、分享会等,让参加者切实体验。 为加深儿童及青少年对儿童权利及儿童发声的认识,第十一届香港小特首计划举办了本地及台湾交流活动,希望能够启发及培育参与年青人独立思考及创意思维。 是次访问邀请了黄睿及陆晓悦同学,分享她们今次参与交流活动的经历及体会。
新浦岗彩虹乐园: 鼓励儿童参与公园设计 实践儿童游戏权利
「透过加入创新元素,智乐儿童游乐协会(智乐)为传统公园设计塑造全新面貌,摆脱『罐头』公园的标签。 」参加者陆晓悦同学。
为帮助年青人认识本地儿童游乐场的安全、设计及特色,了解「儿童参与」游乐空间发展可带来的改变,黄睿及陆晓悦同学实地考察了智乐所参与的游乐项目—「新浦岗彩虹乐园」。 根据她们的描述,新浦岗彩虹乐园是一个与别不同、富有特色的儿童游乐场设施,而其创新、多元、不设年龄限制的设计亦深受邻近学校的学生及屋苑居民的欢迎,并且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人士使用。
她们认为公园受欢迎的原因在于智乐对儿童参与的重视,例如在设计初期咨询邻近学校的学生意见,让儿童参与绘画公园设计图;鼓励儿童用泥胶制作理想中的公园;以及加入刺激儿童感官发展的互动原素于游玩设施上,为儿童打造灵活且富挑战性的游戏。 她们更直言深深被新浦岗彩虹乐园中多人游玩的空中千千、无线充电单车及健身区吸引,认为一个「好玩」的儿童游戏场不会让小朋友玩腻,公园能透过加入滑行、旋转、攀爬、摇动、平冲等原素在游戏设施设计内,刺激儿童的多感官发展。
台湾交流团为学生提供机会探索儿童相关事务
除了探索本地游乐场的空间发展,她们亦参观了台北市政府防灾科学教育馆及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 谈及台湾科学馆与香港科学馆的不同之处,她们认为香港科学馆较为知识性,而台湾科学馆的体验性则较高,特别是台湾的防灾科学教育馆拥有许多大型的体验设施,包括空中踏单车、远距离的传声筒,地震模拟室及人体消化系统体验等。
「香港科学馆可以考虑增设多啲儿童参与嘅体验,让儿童寓学习于娱乐。 」参加者黄睿同学。
此外,她们还参与了亲子天下club主编邱绍雯女士的分享会,认识到台湾与香港专题导向式学习(PPL - Project-based learning) 之间的分别。 黄睿同学认为,台湾与香港在PPL上最大的分别在于香港采取不容有错的态度,偏向重视功课及结果;而台湾则鼓励错中学习,着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能在体验中发挥创意,实践自主学习。
为帮助学生了解台湾儿童权利的发展,香港小特首计划邀请了「台湾还我特色公园行动联盟(特公盟)」的国际交流学研事务召集人李玉华女士,与学生分享这个关注儿童游戏权利的妈妈团体如何透过公民直接参与,以行动为孩子发声,提升政府对儿童游戏空间的重视,推动及设计更多特色公园供儿童玩耍。 黄睿同学表示对特公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特别欣赏他们将游乐场融入大自然的理念,让孩子能在大自然中畅快游玩;以及透过游行积极向政府争取封锁街道,让小朋友在街上自由玩耍。
不一样的生涯规划 迎接不一样的未来
今次台湾交流团她们亦到访新北市立佳林国民中学,了解更多台湾学校的生涯规划。 两位受访同学认为现时香港学校的生涯规划未能有效解决学生对未来的迷惘,因此她们希望可借着香港小特首计划建议政府参考台湾学校的生涯规划,提供更多职场亲身体验的机会给学生参与,让他们能有更多选择去摸索自己有兴趣的职业,从体验中认识他们的长处,选择最合适的职业。
「我哋建议教育局喺学生选科前提供更多生涯规划指引,例如配对专业人士及资源,为学生提供职场亲身体验,俾佢哋早啲接触有兴趣嘅职业,帮佢哋拣返能发展其理想职业嘅科目。 」参加者陆晓悦同学。
有关香港小特首计划
以儿童权利及儿童参与为理念,香港小特首计划旨在为儿童及青少年建设一个儿童及青年友好的居住环境,营造一个将儿童及青少年意见和意愿视为重要考虑条件的社会。 除了为下一代提供发表意见和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香港小特首计划更会举办不同的活动,例如:境内与境外的交流团、机构探访、分享会及社区导赏等,提升高小及初中学生对社会事务的兴趣及参与,鼓励他们发声,表达意见。
了解香港小特首计划:https://juniorce.bgc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