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会一直致力推动儿童及青少年的社会创新与社区参与服务,盼望培养下一代对社会的关怀,鼓励他们由同理心出发,以创意思维及行动为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关爱互助共善社会。
第十届香港小特首小小施政报告 -「珍 · 玩具图书馆」
参与第十届香港小特首计划的招嘉敏、劳琛儿及吕柏峤同学,分享他们在构思小小施政报告过程中的体会与得着。 他们今次以“珍 · 玩具图书馆》为主题,透过问卷及访问收集意见,撰写了第十届小小施政报告,希望向大众、持份者及政府部门提出建议,打造更吸引儿童和家长,以及适合香港公共玩具图书馆的运作模式。
他们认为玩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小朋友可借着玩具和游戏的刺激,引发内在潜能,更能在互动中提升社交能力。 然而,面对时代的转变,愈来愈多电子产品取替实体玩具的情况,大大减低了儿童在实体游戏中的自主学习及社交互动实践。 他们亦观察到玩具收纳空间不足、玩具价格上升等问题,不但加剧了儿童玩玩具的成本,令家长为小朋友购买玩具的意欲降低,更导致基层家庭难以接触到多元化的玩具。 有见及此,他们希望提议政府增设更多玩具图书馆,以现今图书馆的方式来整理、保管、借用玩具,让儿童在社区设置的公共空间免费共享玩具资源,增加他们接触不同玩具的机会,从游戏中激发自主学习。
从儿童角度出发 了解玩具对孩子的意义
为进一步设计玩具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他们参观了全港首间位于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公共玩具图书馆,以及由社企成立的玩具乐园。 谈及这次参观的经历,他们表示现有的儿童玩具设施令他们眼界大开,对他们的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为优化玩具图书馆提出创新的点子,迎合不同年龄及阶层的需要。 此外,他们就玩具卫生问题,访问了「玩具乐园」的负责人郭中杰先生,并了解到玩具的清洁方法,希望能够仿效当中的玩具清洁程序,应用在「珍 · 玩具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中。
他们表示今次的问卷分析及资源调查,令他们更加留意现今儿童玩玩具的情况。 他们发现不足四成的受访者认识玩具图书馆,甚至有超过五成受访者从没有去过香港公共玩具图书馆,而当中的主因包括没有时间及已超过玩具图书馆年龄上限。 由于普遍玩具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是8岁或以下的儿童,因此他们希望建议政府扩阔服务对象的年龄到18岁以下人士,让年龄较大的人士也能受惠,并且在各区增设分馆及流动玩具车,提供借还玩具服务,以便利市民日常生活。
以热诚带动创意以行动推动儿童多元发展
在今次小小施政报告的发布会中,他们特别以创意话剧形式分享“珍 · 玩具图书馆的调查结果及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了解玩具与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重新审视社会对儿童需要的忽略。 他们希望透过宣传让家长了解到玩具的重要性,建立正向教育及影响力,推动儿童多元发展。
「我哋希望透过改善社会一直积压落嚟嘅问题,纾缓儿童面对嘅各种压力,将焦点放系儿童在玩乐中成长,而非单方面追求学术上嘅进步。 」参加者吕柏峤。
透过与不同的人深入探讨各种议题,他们表示计划让他们获益良多。 除了能够应用到很多沟通技巧,学习聆听及尊重别人的意见,社工亦鼓励他们积极分享,以多角度思考,让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及理解问题。
「好感恩能够参与香港小特首计划,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心思孰虑,见识亦更加广阔,更重要嘅系能结识一班志同道合嘅朋友。 」参加者招嘉敏。
今次的计划令他们成为好友,拥有许多共同的难忘回忆。 他们表示投放了很多心机及时间去做准备,亦经常会花一整天一起商讨建议书,分享意见。 而其中最令他们感受深刻的,是不同届别的年青人互相交流。 他们很感谢第十一届的年青人帮助他们在街上进行问卷调查,而他们亦希望能够将这份谢意转化为行动,将他们今次的宝贵经验传承给下一届的年青人,与他们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为儿童多元发展贡献及努力。

有关香港小特首计划
以儿童权利及儿童参与为理念,香港小特首计划旨在为儿童及青少年建设一个儿童及青年友好的居住环境营造一个将下一代意见和意愿视为重要考虑条件的社会。 除了提供发表意见和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香港小特首计划更会举办不同的活动,例如:境内与境外的交流团、机构探访、分享会及社区导赏等,提升高小及初中学生对社会事务的兴趣及参与,鼓励他们发声,表达意见。
计划每年亦会邀请学生撰写小小施政报告,倡议儿童福利政策,出席与儿童有关之论坛及咨询会议,参与社区服务。 而在计划期间,参加者更会接受一系列的训练,包括创意思维、逻辑思考、演讲汇报、访问技巧、问卷分析等,借此提升年青人的洞察力、前瞻思维及应变能力。
了解香港小特首计划:https://juniorce.bgca.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