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童群益会秉承「培育新一代 携手创未来」的宗旨,致力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服务,关怀他们的福祉和成长。本会期望《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内容可以关爱共融,扶助基层,营造有利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可以发挥潜能及贡献社会。本会就此提出以下有关儿童及青少年服务的建议:
设立地区儿童馆
儿童早期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改变能力最强的成长关键期,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整体和长期福祉至为重要。过去数年,本会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支持推动「童亮计划」,在地区开设儿童馆,令基层可以享用医、社、教协力推动的优质刺激,为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早期介入服务,当中涵盖健康、饮食、安全环境、育养质素及早期学习等五大范畴,促进婴幼儿早期全人发展、协助家长或照顾者与孩子建立亲密关係、营造健康愉快的成长环境,收窄贫富差距。儿童馆更可以利用「健康成长」作召来,为有特别需要家庭提供服务,童亮馆试验为「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计划」的服务对象,包括有情绪精神健康问题的家长、年轻父母、戒毒康復者家庭提供服务。研究结果显示有关服务对改善亲子关係、亲职能力感、家长压力、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等有显着的成效。同工们累积了一定的数据、经验及工作手法,业界亦已准备就绪,希望行政长官支持社福机构参与这类支持弱势群体,令儿童追上起跑线的服务。
学前幼儿服务如能增加婴幼儿及早期介入服务,在「及早介入」上便可「支援」与「发展」双轨并行,提供全面优质服务,达至相辅相成的效果。本会建议政府为0至6岁的婴幼儿设立地区儿童馆,及早为育有婴幼儿的基层家庭推行立即可行及实证为本的解决方案,填补现时服务上的缝隙,亦可承托、巩固及放大现时学前幼儿服务的果效,长远减少隔代贫穷,是未来最有利、可观的社会投资之一。
完善「儿童发展基金」
本会支持行政长官在政纲内提及的「解决跨代贫穷试验计划」,扶持居住在劏房的中学生,引导他们立志开拓未来。计划与现时「儿童发展基金」相类似,透过师友配对,导师与基层儿童及青年人及其家长建立关係,为他们提供指导,协助他们订立具特定发展目标的个人发展规划、分享人生经验。研究报告显示,基金推行的计划长远能有效为基层儿童和青少年建立正面的学习和工作态度,显着改善社交技巧、解难、资源管理和规划未来等能力,并建立持续储蓄的习惯,对纾缓跨代贫穷有正面影响。本会建议政府完善儿童发展基金,积极推动企业员工或社会人才担任导师、扩大服务的受惠对象及名额、以及延长计划时限,确保计划投放足够资源及时间协助儿童及青少年脱贫。
确保强制举报虐待儿童个案立法时有足够支援服务配套
特区政府拟于今年第三季再次就强制举报机制的实行细节谘询持分者,并于2023年上半年向立法会提交有关强制举报虐待儿童个案机制的法案,时间实在紧迫。本会喜见政府对保护儿童的关注,增设儿童事务专员负责所有与儿童福祉相关的政策,专门作跨界别的统筹、协调与跟进,从立法、政策与法例执行,以至社会资源配套的分配,以贯彻落实本港的儿童政策。在落实强制举报虐待儿童个案机制时,有机会令到儿童住宿服务需求提升,业界相关服务,包括:寄养服务、家舍服务、儿童住宿照顾服务,都要更多人手、培训及设备。就强制举报虐儿机制的立法建议,本会要求政府确保制定立法条例时有足够的支援服务及人手配套,提供足够训练及资源,并按《保护儿童免受虐待—多专业合作程序指引》进一步促进跨部门及跨专业的协作,以制定清晰的预防虐儿执行指引,令各前线专业人员能有信心行使法定责任及提供专业服务。
建立专为青少年而设的网上辅导服务平台
新冠疫情令儿童及青少年在学习、社交及情绪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不少研究均指出本港青年精神状况已达至高危,情况令人担忧。如何在社区裏及早发现受情绪困扰的青少年,令前线社工、教师、家长及早处理他们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赛马会青少年情绪健康网上平台(Open Up)过去五年尝试以创新方法,由五间机构组成营运队团,建立网上辅导系统,提供24小时即时及匿名的文字辅导服务,并用人工智能分析数据,预防青少年自杀及情绪支援的工作,反应及效果得到研究数据的支持。本会建议政府尽快总结相关服务经验,整合青少年的辅导服务,并且善用网上媒体,统整及建立专为青少年而设的网上辅导服务平台,达到更好预防自杀、情绪支援的效果。
改善现行学童牙科保健制度
学童牙科保健服务现时只涵盖小学生,计划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沿用至今,期间未有检讨及更新。本会认为政府有需要检讨及改善学童牙科保健制度,建议如下1:(一)学童牙科保健计划扩展至幼稚园及中学学童;(二)为所有参加计划学童提供每半年一次的基本牙齿及口腔健康护理;(三)增加牙科卫生护理高级文凭及牙科治疗高等文凭的学额,以扩充牙齿卫生专员人手,应付及改善学童牙科保健制度的需要。
提升数码科技在社会福利服务的应用
受限于新冠肺炎疫情及相关的防疫措施,疫情下的社会福利服务受到严重影响,服务使用者难以得到面对面的直接服务。社福界在疫情期间一直努力推动创新与数码科技的应用,发展优质的服务和提供支援。本会建议政府资助社福机构扩展线网上服务及更新服务系统,协助社福机构进行数码转型,以强化提供社会服务与支援的模式、提升服务质素与效率。除此以外,本会建议加强对社福界同工在数码科技上的培训,令同工能装备自己,迎接新服务常态及挑战。
新冠疫情为香港社会不同阶层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难以于短时间内回復过往的生活模式。本会盼行政长官能在社会福利范畴投放更多资源,特别是基层的儿童及青少年,协助他们度过难关,得以健康快乐成长。
1 香港小童群益会(2022)。〈关注学童牙齿健康〉。《第十届香港小特首小小施政报告》,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