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JUNE, 2015

「全港中六学生生涯规划及择业取向」研究结果

(香港- 2015年6月24日) 香港小童群益会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谭巧莲博士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期间,

在全港19间协作中学,向全体中六学生 (应届中六文凭试考生)进行一项「全港中六学生生涯规划及择业取向」研究,以问卷形式,

旨在深入了解新一代年青人的:1. 职业选择取向 2. 工作价值观,以及3. 影响年青人生涯规划及择业取向的因素。

研究背景

2014/15正是特首施政报告提出注入额外资源,推动「商校合作」,并与非政府机构协作,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元素

(career guidance &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强化中学生升学与就业辅导的第一个学年。

研究结果

应届中六学生的就业取向

1. 研究结果显示,在2,256有效问卷中,84.6%应届中六学生打算继续升学,只有5.2%打算就业,馀下10.3%尚未决定。

    这跟以往大部分本地研究结果相同,年青人在完成中学阶段选择就业的意慾不大,继续升学便非常明显。

应届中六学生升学与就业选择

2. 廿一世纪知识型经济世代,年青人期望争取更高学历以应对社会要求,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研究结果显示,

    年青人确定自己的学业取向比例(76.2%) 高于确定自己的就业取向 (56.3%)。年青人的学业取向可能与就业取向不同。


3. 而且自我感觉学业表现越差的年青人,越未能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职业的目标、信心及决定亦越弱。

    这都显示生涯规划教育及早在学校、家庭及社区推行,以及社会为年青人提供职前和在职培训的重要性。

应届中六学生的职业选择

4. 年青人首选的5项职业为: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教育/老师
(9.1%)
护士/救护
(5.6%)
社工
(4.5%)
酒店
(3.5%)
空中服务/地勤工作
(3.1%)

如果,把同类工作重新归类为不同职业类型,结果显示,年青人选择的首5项职业类型为: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教育
(9.2%)
设计及创意工业 (8.9%)
护理相关专业 (8.3%)政府公务员
(6.9%)
社工/心理治疗
(5.7%)

I. 从年青人希望投身的职业看来,值得留意:

   甲、 廿一世纪,社会都担心年青人工作上越趋短视、功利、责任感薄弱,似乎年青一代的职业选择仍以恆常、

            稳定、专业、有發展机会,及助人公共服务为首。这与他们的工作价值观不谋而合。

   乙、 在芸芸的职业类型中,不容忽略年青人对:

  • 设计及创意工业 (包括不同类型的设计行业,以及戏剧/电视/电影等)
  • 电脑/资讯科技/多媒体等的兴趣

       这些行业都是强调创新意念及多元化的工作。

II. 近年,香港社会都强调發展多元产业,在提升香港整体经济竞争力之馀,亦可按年青人的就业兴趣和职业

     取向(技能)作深入及详细计划。

新一代年青人的工作价值观

5. 按Elizur (1984)及 Elizur et al (1991)定义的24 项工作价值观,年青人首5项重视的价值观是:

表列1:受访者的工作价值观 (1-6)

数量
平均值
标准差
平均值标准误差
Co-workers 同事工作开心,容易相处
2254
5.15
.916
.019
Job Interest 工作能配合自己的兴趣
2254
5.09
.966
.020
Supervisor 上司处事公正,处处体谅
2254
5.03
.946
.020
Security 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感
2256
5.02
.951
.020
Esteem 工作受到尊重,获得自尊感
2251
5.01
.923
.019

上述结果显示,工作收入、福利、时间或晋升机会等,并非年青人最重要工作价值。

相反,一份有良好工作关係、受尊重、稳定,能發挥个人能力及兴趣的工作,更吸引年青人。根据本研究的

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的工作间人际关係、内在、外在及工作声望4方面的价值观,工作间人际互动及支持、

工作的内在动力、受认同及尊重都是年青人首要重视的价值观。


新一代年青人的生涯职业目标及规划状况

6. 从学校到工作,年青人往往被指欠缺生涯职业目标及计划。是次研究结果显示,90%受访者倾向表示有为自己

    订立生涯职业目标(career goal setting),只有10%倾向表示未有为自己订立生涯目标。

7. 虽然,90%受访年青人表示有为自己订立职业目标,但表示没有信心为自己作生涯职业选择

    (confidence in career choice) 的受访者佔82.3%,没有信心为自己作生涯职业决定 (career decision making) 的亦佔65%。



8. 研究结果显示,年青人对自己的生涯發展是有目标方向、有自己的想法取向,但面对达到目标的多元

    生涯选择(multiple pathways)作决定时便欠缺信心。协助年青人认识自己,掌握行业及就业市场资讯,

    發掘自己的技能及兴趣,好为自己日后有信心作职业选择及决定是生涯规划的重点所在。


9. 整体而言,正因为大部分受访者打算继续升学,且欠缺信心为自己的生涯职业作选择和决定,现阶段表

    示尚未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的受访者佔41.2%,58%则表示已确定,但其中40.9%表示尚未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状况。



新一代年青人在生涯职业选择上最需要的支持

10. 在生涯职业选择上,父母作为年青人成长及生命中重要的成员 (significant others),仍然是年青人决定自己未来生涯

      职业取向的重要支援,佔62.5%。其次是政府在职业培训上投放更多资源,佔53.2%。


11. 年青人的自我效能感 - 研究结果显示,67.1%受访应届中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偏低。

      研究發现年青人的自我效能感与:1.年青人的学业表现互为影响2.父母照顾模式息息相关。年青人的自我效能感影响

      其学业表现,而学业表现亦影响年青人的整体自信。


      自我效能感越低的年青人,越未能确定自己的生涯职业取向,生涯择业目标及为自己作生涯职业决定的信心亦越弱。


12. 年青人的自我效能感与父母照顾模式息息相关:

      照顾 (caring parents) 及鼓励型 (encouraging parents) 的父母,子女的自我效能感越高。相反,漠不关心 (indifferent parents)

      或过分保护型(over-protective parents) 的父母,子女的自我效能感越低。结果,影响年青人的整体学业表现,以及为自己

      作职业选择及决定的信心。


1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社会政策及社会价值观3个元素。其中,受访年青人认为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最大。社会环境指:社会是否有向

      上流动机会、是否有理想的工作机会,以及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研究结果反映年青人对香港社会经济發展有触觉与掌握,亦感受社会经济發展及向上流动机会带来的压力。


政策及服务建议:

「全面多元、创意艺术、生涯师友、体验职场」


(I) 全面多元的生涯规划辅导

生涯辅导服务不应只局限于短暂及当下的升学就业辅导,应更全面地支援学生在生涯發展的需要,协助他们了解自我,發掘及發挥潜能,连繋及拓展与商界及有关机构的合作,安排认识职场、工作试工及实习计划、生涯师友计划等,以加深中学生对工作世界的认识,更具信心为日后选择学业和事业作准备,从多元培训中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家庭环境

(II) 家长在生涯规划上的角色

家长应以鼓励型的方式管教 (Encouraging Parents) ,鼓励子女不断探索和尝试,从经验中吸取所学,承担后果,从而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培养他们的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兴趣和步伐追求知识,潜能得以尽情發挥,家长应支持子女按其兴趣、能力和志向作出升学或就业决定。


社会环境

(III) 创意工业的培训及發展

很多青少年有志投身创意工业,创意工业作为香港经济發展的6项优势产业之一,政府若能有系统地为中学生提供创意产业及艺术發展的培训教育,并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让青少年展现其成果,如免租或优惠的市集及工作室,不但可加强青少年能力的發挥及展现,更有助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政府亦应致力支援扩阔创意工业的發展,造就更多配合年青人兴趣与發展潜质的职位空缺。


(IV) 加强社会服务行业的發展

配合基础教育质素的提升,及香港人口老化的需要,政府可加强教育、护理及社福等行业的發展,改善相关行业的人手比例,增加岗位数目,这都是青少年有志投身的行业,好使年青人能学以致用。


(V) 不同行业僱主提供中学生工作实习机会

16-18岁年青人在升学或入职前如能接受工作实习机会,能协助他们认识不同行业的专业能力要求和工作环境及文化特质,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及社交技能,对自己的生涯规划选择更有信心。


(VI) 生涯师友计划(Mentorship)

工作实习如配合生涯师友计划,更能加深青少年学生对不同行业专业、企业文化、公司组织运作的了解。生涯师友计划重视学生与生涯导师的人际接触,以生命影响生命,以过来人经验辅助学生在生涯规划上的准备和选择。


(VII) 商、校及社福团体的跨界别合作

透过商、校及社福团体不同持份者携手合作,以多元化手法推动生涯规划教育,特别是那些学业表现和自我效能感较差,家长漠不关心或过分保护的学生,甚至中途离校者,有关生涯辅导工作,可由社工承接,提供适切的个人成长及家庭辅导,以辅助学生从学校到职场或职训的过渡,过程中强化青少年的自我了解、生涯探索,及事业规划与管理的能力。


工作环境

(VIII) 重视人际互动

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素,年青人重视工作环境中的人际互动,期望得到尊重和认同,对工作表现的回馈,与同侪间的正面相处,亦期望上司能处事公正、体谅。因此,企业除提供外在工具性工作条件外,亦需营造正面的工作人际环境,以發挥青年人的工作表现。


(IX) 重视内在工作价值

年青人亦重视内在工作价值,期望工作能配合自己的兴趣,工作受到尊重,获得自尊感及认同感,亦期望能学以致用,發挥知识技巧。因此,企业需唯才是用,發挥年青人所长,注视青年人内在工作价值的满足。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谭巧莲博士(右)于發佈会上公佈研究结果。

祥益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欧嫣君小姐(右)以僱主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参与「Smart@Work 青年试工计划」的经验。

计划简介:

「SMART@WORK—青年试工计划」

1. 计划目标:准备

  • 启导参加者探索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 增强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开拓视野,扩阔职场选择范围
  • 培养参加者的职志,做好职前准确,增加即将受聘的机会

2. 计划内容

计划推行日期:2015年5月4日至2015年5月30日

服务数目:50~60位

服务对象:

(i) 应届DSE学生首选

(ii) 选择中学生活后,即将投入职场的学生

(iii) 有经济困难的在学青少年


3. 工作体验之旅


个人潜能發展
自我认识 – 發掘个人强项
仪容及形象 – 形象及礼仪建立
职场预备
职场沟通技巧、履历表撰写、面试准备、职安健
「职场新一代」-去届学员分享
体验职场实况、工作须知
职场目标釐定
模拟面试
参加者到选定之工作单位进行实地面试
职前技能培训
-科技零售
-幼儿工作
-高级餐饮

-酒店业
-大学文职工作
-欧美时装支援部门

-地产营业员
-宠物美容
-社会服务
职志体验(10天工作实习)
经验整合及分享,短期跟进辅导
毕业礼总结会-邀请家长及企业义工参与,共同见证参加者的成长及参加者分享
share:
返回顶部
立即捐款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