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曾蔭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就貧富差距、住屋問題及人口老化三方面推出多項政策及措施,亦因應不同群組如長者、傷殘人士及少數族裔推出相應措施,改善他們的生活。
對於本港的兒童,尤其生於基層家庭的一群,施政報告卻沒有具體提及如何支援他們走出貧困。對於日益嚴重的貧窮問題,特首只提出「長遠而言,投資教育提高社會流動性,減少跨代貧窮」,所推出的建議措施卻只側面地令兒童受惠。如何投資教育,如何提高社會的流動性,卻沒有進一步論述。
綜觀整份施政報告,令兒童受惠的,本會大約找到以下措施:
- 領取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的人士獲發「雙糧」,全港公屋租戶獲免繳兩個月租金。這或可令生於貧困家庭的兒童間接受惠,卻沒有直接扶助貧窮兒童的成長。
- 施政報告建議研究侍產假的可行性,推出子女免稅額以減輕家庭的負擔,支持家長也間接協助兒童。
- 施政報告把教育資源傾斜於專上教育,建議開設自資專上教育奬學金,兒童日後長大後應可受惠,推出這些措施亦無可厚非。
- 設立國際廚藝學院,增設專為少數族裔及特殊學習需要的青年學院,以及延續活動工作員臨時職位一年,這些措施當會協助15至29歲青年的就業出路。
在此,我們向特首有以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