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期間: 2010年11月至12月
訪問方式: 透過網上收集
成功收回問卷數目:530份
調查數字及結果:
1.
|
受訪者職位:
|
人數
|
百份比
|
|
老師
|
297
|
56.8%
|
|
中層管理
|
168
|
21.1%
|
|
副校長
|
58
|
11.1%
|
|
沒有回答
|
7
|
/
|
2.
|
整體壓力指數:
|
人數
|
百份比
|
|
16分或以上
|
367
|
71.0%
|
|
11-15分
|
99
|
19.1%
|
|
0-10分
|
51
|
9.9%
|
|
沒有回答
|
13
|
/
|
調查發現:
超過七成教師的整體壓力指數達16分或以上,表示多數教師的壓力指數屬於「高壓」狀態。得分11至15分的教師亦接近兩成,即五分一教師壓力指數屬「邊緣」情況。
3.
|
i) 現時生活的作息安排(每天):
|
|
|
每天平均(小時)
|
|
工作
|
11.6
|
|
睡眠/休息
|
6.1
|
|
進修 (與工作/行業/前途有關)
|
2.6
|
|
與家人相處時間
|
2.0
|
|
進食早午晚三餐
|
1.6
|
調查發現:
受訪教師平均每天工作11.6小時,睡眠/休息則只有6.1小時,可見經常處於經常睡眠不足的情況。教師亦經常花時間於與工作有關的進修,平均每天使用2.6小時,比與家人相處或吃飯時間還要多。
|
|
|
ii) 現時生活的作息安排(每星期):
|
|
|
每星期平均(小時)
|
|
進行興趣/休閒活動或課程
|
1.9
|
|
社交/與朋友相聚時間
|
1.7
|
|
做運動
|
1.0
|
調查發現:
受訪教師每星期進行興趣、社交時間,均不足兩小時。如「健康生活運動指標」以每星期三次、每次半小時的運動量計算,教師的做運動的時間亦低於標準,每星期平均只得1小時。
4.
|
i) 焦慮狀態評估:
|
總計:511份
|
|
人次
|
百份比
|
可能已經患上焦慮症 (註1)
|
202
|
39.5%
|
未必患上
|
309
|
60.5%
|
沒有回答
|
19
|
/
|
註1:受訪者之測試只作初步評估,結果並非作為專業診斷之用
5.
|
i)抑鬱狀態評估:
|
總計:510份
|
|
人次
|
百份比
|
可能已經患上抑鬱症 (註2)
|
188
|
36.9%
|
未必患上
|
322
|
63.1%
|
|
沒有回答
|
20
|
/
|
註2:受訪者之測試只作初步評估,結果並非作為專業診斷之用
調查發現:
根據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教師可能已患上焦慮症及36.9%的教師亦可能已患上抑鬱症。有關資料雖只作初步評估,並非專業診斷之用,但受訪教師的焦慮及抑鬱狀態,有機會影響教學,甚至個人生活,建議教師向專業人員作進一步診斷及評估。
6.
|
面對困擾的方式:
|
|
|
|
|
人次
|
百份比
|
|
找朋友傾訴
|
350
|
69.2%
|
|
相信靠自己意志
|
305
|
60.3%
|
|
向家人尋求支援
|
237
|
46.8%
|
|
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註3)
|
226
|
44.7%
|
|
不做任何改善方法
|
28
|
5.5%
|
|
其他
|
36
|
7.1%
|
|
沒有回答
|
24
|
/
|
註3:專業人士包括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員或社工
調查發現:
近七成受訪教師面對困擾時,會找朋友傾訴,超過六成人會相信靠自己意志可以處理。向專業人士及家人求助的比率皆不足一半,分別佔44.7%及46.8%。此外,有5.5%的受訪者選擇不做任何改善方法。其他處理方法包括:祈禱、做運動或以睡覺面對。
7.
|
阻礙尋求專業協助的因素:
|
|
|
|
總計:486份
|
|
|
人次
|
百份比
|
|
工作繁忙,無暇求助
|
371
|
76.3%
|
|
未試過,猶疑
|
184
|
37.9%
|
|
擔心校方知道後之後果
|
139
|
28.6%
|
|
不了解有什麼可以支援
|
134
|
27.6%
|
|
害怕學生或家長誤解
|
124
|
25.5%
|
|
專業人士幫不了忙
|
107
|
22.0%
|
|
其他
|
41
|
8.4%
|
|
沒有回答
|
44
|
/
|
調查發現:
超過七成受訪教師認為工作繁忙,即使面對困擾亦無暇求助,成為阻礙尋求專業協助的最主要原因;其他阻礙求助因素包括:未試過,猶疑(37.9%)、擔心校方知道後之後果(28.6%)、不了解有什麼可以支援(27.6%)、害怕學生或家長誤解(25.5%)。亦有超過兩成受訪者認為專業人士幫不了忙,令他們不向專業尋求協助。其他阻礙原因包括:經濟考慮、認為自己沒有需要、相信客觀原因無法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