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份

認識兒童情緒 有助改善身心健康

新學期開始接二連三有學生自殺的個案,引起大眾對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精神健康問題其實不只發生在青少年或成人身上,過去3年,香港小童群益會所接獲有關兒童情緒問題個案有上升趨勢,而最年輕的個案年齡僅約2歲半便出現焦慮情緒,情況值得關注。

本會於2004年開始成立「陽光校園」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並且由2018-19學年參與政府為期三年半的「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現於46間幼稚園提供駐校社工服務。香港小童群益會高級服務顧問林綺梅女士表示近兩年所接獲兒童服務個案有遞增,並且與精神健康相關的個案亦有上升的趨勢。林女士說:「2020-21學年接獲的兒童服務個案總數為1123宗,較2019-20學年接獲的871宗上升28.9%。而當中與精神健康有關的個案由2019-20學年的26.3%(229宗)上升至2020-21學年的40.3%(452宗),顯示計劃接獲與情緒健康有關的個案佔比率上升了14%。最年輕的個案僅只有2歲半的學童,出現焦慮情緒。」

兒童對情緒的認知與成人無異,但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有限,未必能清楚表達情緒和感受,照顧者可透過兒童日常行為,如學習態度散漫、凡事提不起勁、社交出現問題等,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兒童細微的情緒反應若長期被忽略,或會影響學習及日常生活。

與精神健康相關的表徵

1. 低動機參與課堂活動

2. 眼神狀態空洞,身體樣子呈病懨懨狀

3. 經常處於哭泣狀態,安全感低,渴望別人關注

4. 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情緒

5. 發惡夢,在睡夢中尖叫及哭泣

6. 睡眠質素欠佳:出現磨牙,發惡夢;

7. 食慾欠佳;

8. 不願意到陌生環境;

9. 摵手指

了解更多關於「陽光校園」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

Top
Donate now Donat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