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十期 12/10/2020

「關注基層兒童網上學習需要」記者會

本會在本年2、3月期間進行了一項「兒童及家長在停課期間的狀況調查」,了解兒童及家長在疫情下的情緒、精神健康狀況、網上學習的困難及親子衝突等情況;並於5月初再作跟進,進行針對基層家庭兒童的個案訪問,就他們在家網上學習的遭遇及在獲得本會支援服務後的改變作深入訪談。是次調查的訪問對象為本會9至17歲的兒童及家長會員,隨機抽選各1,300名人士以電話及網上問卷形式進行,最後共收回507位兒童及475位家長的有效回覆。而個案訪問則於5月初進行,訪問了11個在疫情期間曾接受電腦捐贈的基層兒童或家庭個案,兒童就讀年級介乎小一至中五。
本會研究及發展經理趙振雄先生分析調查結果時指出,調查發現有80%兒童的情緒、精神健康在健康水平,顯示兒童在停課期間的情緒、精神健康頗佳。而家長的情緒、精神健康狀況普遍較兒童為差,有41.7%受訪家長的情緒、精神健康狀況達到需要關注水平。
調查亦顯示兒童在停課期間主要的活動仍是以學習為主,有86.2%會進行「學習(包括網上學習)」,亦有28.4%仍會外出參加補習班。45.7%兒童每日需進行網上學習1-3小時,而15.0%兒童每日需進行網上學習5小時以上,而就讀中四至中六的兒童更達24.2%。功課數量方面,69.3%兒童每星期需要交9份或以下的網上/電子家課,但亦有4.9%兒童需交20份或以上。另外,29.8%兒童表示「家中的電腦太慢/器材不足」;27.3%兒童指「家中網絡太慢」,而基層家庭家長表示「家長沒有支援網上學習的知識」的比例亦明顯較一般家庭多,揭示基層家庭在網上學習上出現數碼鴻溝。
社工何沛瑩分享在疫情期間就基層家庭兒童網上學習現況的觀察,她表示基層家庭主要面對兩大範疇的困難:電腦設備、網絡速度不足以應付上網學習,以及家長未有相關知識及電腦技術指導子女進行上網學習。停課期間突顯電子學習及網上學習對學生的重要性,本會認為必需協助基層家庭兒童解決網上學習的三大困難:1.欠缺合適的電子設備及網絡連線;2. 欠缺有關硬件及軟件的技術支援;3. 學校的應對未及補足兒童及家長對網上學習的知識及信心不的足,因而得物無所用。
總幹事陳健雄先生建議家長多關注自己及孩子的精神健康狀況,有需要時尋求支援。就網上學習需要方面,他建議政府、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硬件和軟件上的支援予基層家庭,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本會建議政府可透過社會服務機構,為基層家庭兒童提供在家中網上學習的電腦設備及上網服務。同時,設立社區為本的電子學習資源中心,提供免費的學習及技術支援,並以學校為本的社區協作,令基層及綜援家庭及兒童善於應用網上學習/電子學習。
有關調查的結果及撮要,請按此連結瀏覽。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左)就調查結果,於情緒、精神健康、網上學習的困難等方面提出建議。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左)就調查結果,於情緒、精神健康、網上學習的困難等方面提出建議。

總幹事陳健雄(左二)及社工何沛瑩與獲贈電腦的彤彤(化名)(右二)及程女士(右一)對談,了解兩個家庭面對網上學習的困難。

總幹事陳健雄(左二)及社工何沛瑩與獲贈電腦的彤彤(化名)(右二)及程女士(右一)對談,了解兩個家庭面對網上學習的困難。

本會希望政府、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為基層家庭提供硬件和軟件上的支援,推動自主學習。

本會希望政府、學校及社會服務機構為基層家庭提供硬件和軟件上的支援,推動自主學習。

Top
Donate now Donat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