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年19歲的 Tommy 有自閉症、過度活躍及注意力不集中,同時亦患有先天脊柱裂,引伸高低膊等問題,但他並沒棄餒,而是憑着堅毅不屈的精神揚帆追夢,並且在帆船運動中屢創佳績。熱愛水上運動的Tommy是一名游泳健將,他14歲時曾參與為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下稱「SEN」)兒童而設的水上訓練計劃,並於首次接觸帆船便深深愛上這項運動,因為他很享受於海上無拘束、自由自在的感覺。由於所有游泳池於疫情期間關閉,Tommy 便將他的運動重心轉至帆船運動,在玩帆船的同時展開在白沙灣遊艇會的帆船訓練。其後,他於中學畢業後考進香港體育學院,全心全意投入帆船訓練及學習知識,除了加入香港體育學院的國家隊,更獲得運動員獎學金計劃盼發精英及青少年獎學金。
Tommy 對帆船運動的熱愛與日俱增,一星期七天都會進行恆常帆船訓練,平日更會透過體能訓練鍛鍊自己,保持最佳的運動狀態。自律、持之以恆的訓練不單單為他磨練出堅毅、不輕易放棄的運動精神,更為他迎來不少傑出的表現。他積極參與各類型的本地與國際帆船比賽,走遍中國、台灣、泰國、英國、挪威等多個國家,並在許多比賽中屢獲殊榮,「透過帆船運動同參與國際賽事,我結識咗好多嚟自唔同國家嘅人,亦擴闊咗我嘅視野,係一個好好嘅經歷」。
樂觀面對 是逆境中最大的轉機
每個成功的背後都隱藏著默默耕耘,台上的輝煌更是來自於台下的汗水和努力。Tommy表示曾有一段時間贏得許多香港帆船比賽,而被問到對於「成功」的看法,他卻有另一番體會:「比賽有輸有贏,每次都係一個好好嘅學習體驗;成功並唔係重點,重要嘅係持之以恆嘅態度同對追尋夢想嘅熱情。呢項運動能夠讓我挑戰自己,為我帶嚟好大滿足感」。他指出帆船運動不是一種單靠運動員付出便成功的運動,因為更多的因素取決於「天意」,他猶記得有一次參與海外比賽遇上多變的天氣,面對不同的風速及水流挑戰,六天的比賽最終只能舉辦一天,令他深深體會到人生同樣有很多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控當中,但正面的態度能為生命帶來轉機與希望,因此他每次參與海外國際比賽都會預留充裕的時間到當地的海灘練習及適應環境,裝備自己,為隨時下海備戰調整好心態。
猶如天氣有陰晴不定的時候,Tommy 追尋夢想的過程也非「一帆風順」,但面對挑戰和挫敗,他選擇一直奮勇向前。由於先天脊柱裂的問題,醫生建議他多走動,避免脊椎神經出現「黏連」情況,影響下肢體能力,「骨科醫生也有特別吩咐我不要挑戰某幾種類型的船隻,儘量避免做某些動作,或運動過極造成勞損,同時亦要定期覆診同做物理治療」。面對身體的限制, Tommy 表示做得太多運動會感到疼痛,但他從沒有因此放棄他的帆船夢想,他認為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十分重要,「要知道自己嘅極限到邊,有啲嘢不能勉強,唯有想辦法減少疼痛,平日做好預備、強化及復建身體的體能訓練,正面克服同跨越障礙」。Tommy亦分享他面對運動創傷的心路歷程:「我曾經因膝蓋半月板撕裂休息咗兩個月,個時脊椎醫生有叫我唔好玩帆船,但我唔想放棄」,憑著這份堅毅不屈的意志力,他踏上復康之路,配合休息及復建訓練,調整心態再重新出發。
踏上SEN親子成長路 開啟「飛帆人生」
對於SEN孩子的健康成長, Tommy認為家庭的支持不可或缺。Tommy 表示家庭是他最大的後盾,他的媽媽亦一直透過參與帆船義工活動,身體力行支持他追尋帆船夢,「媽媽為咗照顧我犧牲咗好多,甚至不悉辭咗份全職工作陪我,每逢週末更會帶我周圍去」。Tommy 小時候曾參加本會的 SEN 輔導及親子活動,並接受專業人士為他提供言語及行為治療,他認為這些及早介入服務為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助他克服自身的學習障礙,融入學校與社區。現時他亦不時參加本會中心興趣班及參與義工服務,希望更深入了解及發掘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其中,Tommy表示很高興能夠參與本會中心舉辦的劍橋英語課程,讓他的英語能力有了很大進步。
雖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他於「坐定定」讀書感到很困難,但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情則很容易便能刻劃在腦海中,因此他希望能將帆船興趣變成未來的長遠事業,在帆船路上不斷突破自我,走得更遠。Tommy 現時正在修讀自適應學習(Adaptive learning)課程,希望能透過定製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來配對每個學習者的獨特需求,幫助有特別教育需要的人發掘潛能,「我好希望社會能減少對SEN兒童的標籤,雖然SEN有自己的執著,但事實上佢哋好需要有人喺佢哋踏入社會前指引佢哋。」他認為理解和接納是支援SEN孩子的第一步,他希望能夠幫助SEN孩子勇敢面對挑戰,發揮所長,建立一個包容、接納的共融社會。
共融在同行 讓關愛成為SEN家庭的祝福
本會一直關注SEN兒童的福祉,積極推動「兒童為本及早介入」及「家庭培育與支援」。除了提供學前兒童康復服務、支援兒童的學習需要、為兒童及其家長提供輔導及諮詢服務之外,亦透過強化家庭連繫及親子優質互動、連結社會服務網絡與社區夥伴支援SEN孩子,鼓勵各界人士與SEN家庭同行,攜手守護及滋養正向家庭價值,將關愛化為行動,一同守護SEN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