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JANUARY, 2024

香港小特首計劃:走出課室 多角度認識兒童權利及兒童發聲

照片左起:黃睿及陸曉悅同學的合照

香港小特首計劃希望青年透過參與社會創新與社區參與服務,關懷及了解社區各階層的需要,並就社會問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計劃每年都會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社區導賞、機構探訪、分享會等,讓參加者切實體驗。為加深兒童及青少年對「兒童權利」及「兒童發聲」的認識,第十一屆香港小特首計劃舉辦了本地及台灣交流活動,希望能夠啟發及培育參與年青人獨立思考及創意思維。是次訪問邀請了黃睿及陸曉悅同學,分享她們今次參與交流活動的經歷及體會。

新浦崗彩虹樂園: 鼓勵兒童參與公園設計 實踐兒童遊戲權利

「透過加入創新元素,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智樂)為傳統公園設計塑造全新面貌,擺脫『罐頭』公園的標籤。」參加者陸曉悅同學。

為幫助年青人認識本地兒童遊樂場的安全、設計及特色,了解「兒童參與」遊樂空間發展可帶來的改變,黃睿及陸曉悅同學實地考察了智樂所參與的遊樂項目—「新浦崗彩虹樂園」。根據她們的描述,新浦崗彩虹樂園是一個與別不同、富有特色的兒童遊樂場設施,而其創新、多元、不設年齡限制的設計亦深受鄰近學校的學生及屋苑居民的歡迎,並且吸引不同年齡層的人士使用。

她們認為公園受歡迎的原因在於智樂對「兒童參與」的重視,例如在設計初期諮詢鄰近學校的學生意見,讓兒童參與繪畫公園設計圖;鼓勵兒童用泥膠製作理想中的公園;以及加入刺激兒童感官發展的互動原素於遊玩設施上,為兒童打造靈活且富挑戰性的遊戲。她們更直言深深被新浦崗彩虹樂園中多人遊玩的空中鞦韆、無線充電單車及健身區吸引,認為一個「好玩」的兒童遊戲場不會讓小朋友玩膩,公園能透過加入滑行、旋轉、攀爬、搖動、平衝等原素在遊戲設施設計內,刺激兒童的多感官發展。

台灣交流團 為學生提供機會探索兒童相關事務


照片:參觀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除了探索本地遊樂場的空間發展,她們亦參觀了台北市政府防災科學教育館及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談及台灣科學館與香港科學館的不同之處,她們認為香港科學館較為知識性,而台灣科學館的體驗性則較高,特別是台灣的防災科學教育館擁有許多大型的體驗設施,包括空中踏單車、遠距離的傳聲筒,地震模擬室及人體消化系統體驗等。


「香港科學館可以考慮增設多啲兒童參與嘅體驗,讓兒童寓學習於娛樂。」參加者黃睿同學。

此外,她們還參與了親子天下club主編邱紹雯女士的分享會,認識到台灣與香港專題導向式學習(PPL - Project-based learning) 之間的分別。黃睿同學認為,台灣與香港在PPL上最大的分別在於香港採取不容有錯的態度,偏向重視功課及結果;而台灣則鼓勵錯中學習,著重學習過程而非結果,讓學生能在體驗中發揮創意,實踐自主學習。

照片:親子天下club主編邱紹雯女士的分享會

 為幫助學生了解台灣兒童權利的發展,香港小特首計劃邀請了「臺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的國際交流學研事務召集人李玉華女士,與學生分享這個關注兒童遊戲權利的媽媽團體如何透過公民直接參與,以行動為孩子發聲,提升政府對兒童遊戲空間的重視,推動及設計更多特色公園供兒童玩耍。黃睿同學表示對特公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特別欣賞他們將遊樂場融入大自然的理念,讓孩子能在大自然中暢快遊玩;以及透過遊行積極向政府爭取封鎖街道,讓小朋友在街上自由玩耍。

不一樣的生涯規劃 迎接不一樣的未來


照片:新北市立佳林國民中學的探訪活動

今次台灣交流團她們亦到訪新北市立佳林國民中學,了解更多台灣學校的生涯規劃。兩位受訪同學認為現時香港學校的生涯規劃未能有效解決學生對未來的迷惘,因此她們希望可藉著香港小特首計劃建議政府參考台灣學校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職場親身體驗的機會給學生參與,讓他們能有更多選擇去摸索自己有興趣的職業,從體驗中認識他們的長處,選擇最合適的職業。


「我哋建議教育局喺學生選科前提供更多生涯規劃指引,例如配對專業人士及資源,為學生提供職場親身體驗,俾佢哋早啲接觸有興趣嘅職業,幫佢哋揀返能發展其理想職業嘅科目。」參加者陸曉悅同學。


有關香港小特首計劃

以「兒童權利」及「兒童參與」為理念,香港小特首計劃旨在為兒童及青少年建設一個「兒童及青年友好」的居住環境,營造一個將兒童及青少年意見和意願視為重要考慮條件的社會。除了為下一代提供發表意見和參與社區事務的平台,香港小特首計劃更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例如:境內與境外的交流團、機構探訪、分享會及社區導賞等,提升高小及初中學生對社會事務的興趣及參與,鼓勵他們發聲,表達意見。

了解香港小特首計劃:https://juniorce.bgca.org.hk/

 

share:
Top
Donate now Donat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