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ys' & Girls' Club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
28 OCTOBER, 2020

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 全港首個「懲教院所家長遙距課程」啟動禮暨工作坊 「突破接觸」加強在囚父親與子女聯繫

當父或母一方入獄,所影響的不單是其本人,連帶其孩子亦受到「懲罰」,對這群「隱形的受害者」的成長影響深遠。由香港善導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聯合推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為在囚或更生人士、其子女及照顧者提供一站式的支援。計劃今年更推出全港首個專為本港在囚父親而設,以兒童為本的「『突破接觸』懲教院所家長遙距課程」,向在囚家長灌輸對兒童「身、心、社、靈」四方面的發展和正向教養的知識,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並特設畢業禮,讓父親和子女在院所內直接接觸。本計劃及懲教署的共同理念,是相信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防止更生人士重犯其中一股最重要的力量,在兒童和青少年的成長階段減輕父母犯事對子女的負面影響,包括一些情緒及心理上的困擾,或會有效預防,甚至降低小朋友日後觸犯法例的高風險。

「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支援全港18歲以下,因父或母面對被捕、司法程序、在囚或更生階段而需要協助的全港兒童及青少年,以及其家長和照顧者。本計劃以多元及不同系統的服務介入,包括個案輔導、師友計劃、探監接送服務等,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克服家庭困境及成長挑戰,促進正面的親子聯繫,減低跨代犯罪的機會。此計劃亦邀請了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為研究伙伴。

為更有效支援在囚人士的家庭,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今年在懲教署支援下,推出全港首個專為本港在囚家長而設,以兒童為本的「『突破接觸』懲教院所家長遙距課程」。對象為育有6至9歲的在囚父親,課程共有12節,計劃社工會於開課前一星期,向在囚父親郵寄課程資料,包括課程指引、筆記、習作及修讀時間等。

學員除要修讀課程內容外,亦要定時完成習作並郵寄予社工,社工會批閱和提供建議,再寄回給學員。課程內容圍繞在囚家長經常面對的育兒難題,並輔以他們較少機會接觸到的親子教育知識,加強學員作為父親的意識,讓他們更加了解子女成長的需要。學員完成課程後,可獲由香港大學及本計劃共同簽發的證書,以及與子女一起參加畢業禮。

香港善導會總幹事李淑慧女士致辭時表示,本計劃19年成立至今,共服務134個家庭,其中18歲以下的孩子共164位。在懲教署支持下,去年9月至11月期間本計劃試在赤柱監獄推展全港首個在囚父親親子小組 - 「Be My Hero親子平行小組」,各父親透過小組活動加強對正向親職的認識、促進與子女的「遠距離」溝通,參與小組的父親獲安排在最後一節與子女親身見面接觸,實踐小組所學,成效正面,能有效提升參加者的親職技巧及改善父親與子女雙向的溝通。本計劃有信心「全港首個懲教院所家長遙距課程」可以提升在囚家長教育的滲透力,有助親子間突破接觸,重塑家庭。香港善導會高級經理(精神健康服務) 高惠琴女士及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 (觀塘區) 莫家強先生在接受訪問時補充,今日啟動禮後,本計劃將與懲教署協調在院所內積極推廣課程及招募學員,冀望服務更生更生人士及其家庭。

「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去年於院所試行親子小組,協助在囚人士與子女重建良好的家庭關係,也是遙距課程的初型。非洲(花名) 今年剛出獄,之前斷斷續續坐監10多年。他形容自己與女兒阿P(化名)的關係既像親人,又像陌生人,女兒出世後僅見面數次;當她升小學時,他再犯事被判監禁,「最初見到她來探我是開心,其實不想年幼的她踏入監獄,加上自己年紀漸長,覺得是時候作出改變」。非洲在囚時參加「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的親子小組,「當時才知道小問題累積下來,會變成大問題,甚至對女兒成長有所影響,好努力學習育兒知識,重建父女關係」。他最難忘是小組畢業典禮,「首次親手抱著女兒,高興得難以形容」。他決心為女兒作出改變,「只要一家人一起生活,即使簡單也足夠」。

「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照顧者、約60歲的May見證阿P與父親關係慢慢改變。May受女兒朋友所托,幫忙照顧當時六個月大的阿P (非洲當時正服刑,生母亦不便照顧)。她從女兒口中得知阿P曾寄居於不同家庭,「當下不希望她再四處『飄零』,只想她健康、開心地成長」,至今已照顧阿P差不多十年。May既要照顧阿P日常生活,偶爾要帶她到監獄探望父親,每次交通來回花上數小時,體力漸吃不消,亦要承受經濟壓力。社工於是為May提供輔導服務,並安排義工帶阿P參加活動及探監,得到社工及義工幫忙後,「輕鬆不少,阿P亦多了個傾訴對象,開始對『父親』形象有所認識,感覺她比之前更開朗」。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陳健雄先生在致辭時表示,適切照顧、養育環境、生活資源等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相當重要,而當青少年踏入青春期,他們的身心發展需要更不容忽視。本計劃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正面親子聯繫,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他希望本計劃能繼續與懲教署、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等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以實證為本,提供不同的嶄新服務,幫助家庭和孩子面對每一個生命挑戰,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和安全網,讓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香港善導會與香港小童群益會聯合推行全港首個 「懲教院所家長遙距課程」,冀加強在囚父親與 子女聯繫,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照顧者May(圖中)表示,經社工輔導及義工支援後, 減輕不少壓力。


香港善導會高級經理(精神健康服務) 高惠琴女士(圖右)及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 (觀塘區) 莫家強先生(圖左)表示,「藍巴士賽馬會結伴成長計劃」為在囚或更生人士的子女及照顧者提供一站式的多元支援,減低跨代犯罪機會。

Top
Donate now Donate now